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密庵分韵赋诗得还字》
《游密庵分韵赋诗得还字》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我行得佳友,胜日寻名山。

春山既妍秀,清溪亦潺湲。

行行造禅扉,小憩腰脚顽。

穷探意未已,理策重跻攀。

入谷翳蒙密,俯涧随泓湾。

谁将百尺绡,挂此长林间。

雄声殷地厚,洪源泻天悭。

伟哉奇特观,偿此一日闲。

所恨境过清,悄怆暮当还。

顾步三叹息,人生何苦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象和内心的情感波动。首句“我行得佳友,胜日寻名山”点明了旅程的愉悦与同伴的欢聚,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快的基调。接着,“春山既妍秀,清溪亦潺湲”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日山色之美与溪水的轻柔流淌,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行行造禅扉,小憩腰脚顽”则透露出诗人对禅宗文化的向往与探索,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接下来的“穷探意未已,理策重跻攀”表达了诗人不满足于表面的欣赏,而是深入探索自然之美的决心。

“入谷翳蒙密,俯涧随泓湾”描绘了深入山谷的探险之旅,以及跟随水流探寻未知的勇气。而“谁将百尺绡,挂此长林间”一句,以比喻的手法,赞美了大自然中隐藏的美,如同珍贵的丝绸挂在高大的树林之间。

“雄声殷地厚,洪源泻天悭”则通过声音与水流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宏伟,仿佛大地在震动,天上的水源在吝啬地倾泻。最后,“伟哉奇特观,偿此一日闲”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奇景的赞叹,以及对短暂宁静时光的珍惜。

然而,“所恨境过清,悄怆暮当还”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遗憾与不舍。“顾步三叹息,人生何苦艰”则是对生命无常、世事艰难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探索精神,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湘中四咏·其二白鹇

棠梨花开满山白,白鹇飞来春一色。

黄鹂紫燕太匆忙,不道花间有闲客。

却嫌香露污春衣,立向湘江映夕晖。

鸥鹭相逢莫相妒,一双还拂楚烟归。

(0)

祁阳行

黄鹤楼前汉阳雪,岳阳楼前洞庭月。

自谓人间无此清,到处相逢向人说。

祁阳江头春更佳,仿佛似是神仙家。

黄莺乱啼万竿竹,绿水萦抱千株花。

千红万碧深相映,鸡犬无声茅屋静。

野老回头唤不应,匆匆况是通名姓。

水流花落岸东西,只隔疏帘路已迷。

天下于今皆乐土,何须更觅武陵溪。

(0)

元夕东池上作

未老只伤离,春霜著鬓丝。

才过拜年日,又属放灯时。

头重生憎酒,心闲熟品诗。

此身萍叶似,漂泊偶东池。

(0)

扬州·其一

远水疏星影动摇,西风落木景萧条。

伤心一片船头月,犹照扬州廿四桥。

(0)

采莲曲·其二

湖中花艳张红云,湖上女儿新茜裙,清歌妙曲隔花闻。

隔花闻,声宛转,迹虽亲,心独远。

(0)

雪景画

高堂怪底寒侵骨,远山近山银突兀。

细挑松火静中听,蚕叶蟹沙声仿佛。

水边老屋伊谁家,爨烟几缕随风斜。

出门一白已无地,蹇驴何处寻梅花?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