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澹西堂之海幢兼寄阿首座二首·其二》
《送澹西堂之海幢兼寄阿首座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不信遥山更有愁,苍茫烟树越王州。

见携孤策辞林鸟,知共何人上海楼。

潮带残阳归客艇,月随零露下蘋洲。

萧萧朝暮孤峰外,极目长天空白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略带忧郁的海上风光图。诗人以“不信遥山更有愁”开篇,似乎在质疑远方的山峦是否真的承载着愁绪,随后通过“苍茫烟树越王州”将读者引入一片迷蒙的景象中,越王州在烟雾缭绕的树木间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

接着,“见携孤策辞林鸟,知共何人上海楼。”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友人独自携带行囊,告别林间的飞鸟,踏上前往上海楼的旅程,暗示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知的期待。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融合,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潮带残阳归客艇,月随零露下蘋洲。”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夕阳的余晖与潮水相伴,映照着归来的客船;而月亮则随着清晨的露珠,缓缓降落在蘋洲之上。这一幕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萧萧朝暮孤峰外,极目长天空白头。”这两句以景结情,描绘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友人在远方的孤独身影,以及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深深忧虑。孤峰之外,是无尽的天际和白发苍苍的岁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友情永恒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的情景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五忆诗·其一鲁应绍

应绍忘年友,怜君老一经。

兴酣时卜夜,谈剧每移星。

昔诧玄言白,今嗟坟草青。

望庐思笑语,双泪为君零。

(0)

芝阳被谤后抚臣疏其有功于滇仍乞补滇以酬其绩乃竟得郁林书此为别

凄凉伤岁暮,飘泊又春初。

裘敝因除目,骨销是谤书。

莫缘臣节苦,便与世情疏。

迢递苍梧道,新恩未可虚。

(0)

陈肖平擢守大名且得长孙短言赠行兼以志喜·其二

为郡恩光重,充闾乐事繁。

人方思杜母,君喜抱兰孙。

五马原称骏,一毛亦是鹓。

于公有德政,应大里中门。

(0)

哭泊阳王丈·其三

与君偕计上燕台,裘马纵横亦壮哉。

君志未酬今已矣,埙篪独奏不胜哀。

(0)

寄酬李宛平内乡

京兆田郎题柱名,相逢我未厌承明。

几陪韦杜春同醉,一别荆吴岁屡更。

丹地不萦归客梦,沧江难忘故人情。

尺书传字来何处,愁听流莺树里声。

(0)

送顾少玄太学游淮阳

曾闻五月惯披裘,底事冲炎赋远游。

岂为淮南招隐士,生怜河朔客诸侯。

甘罗城古秦云杳,漂母祠空楚水流。

日晚烟萝相送出,片帆江岸去悠悠。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