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酬李宛平内乡》
《寄酬李宛平内乡》全文
明 / 孙继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京兆田郎题柱名,相逢我未厌承明。

几陪韦杜春同醉,一别荆吴岁屡更。

丹地不萦归客梦,沧江难忘故人情。

尺书传字来何处,愁听流莺树里声。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继皋写给李宛平内乡的回赠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联“京兆田郎题柱名,相逢我未厌承明”,以典故开篇,借用了“题柱”之典,表达了与友人初次相遇时的喜悦与不舍,如同在京城相逢,彼此的名字都刻在了对方的心上,即使日后重逢也未曾厌倦对方的才华与品德。

颔联“几陪韦杜春同醉,一别荆吴岁屡更”,回忆了与友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无论是春日的欢聚还是分别后岁月的更迭,都让这段友情显得尤为珍贵。韦杜指韦应物和杜甫,这里泛指诗人朋友间的聚会;荆吴则指孙继皋与李宛平的两地相隔,时间的流逝见证了友情的深厚。

颈联“丹地不萦归客梦,沧江难忘故人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丹地象征着友人所在之地,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心中却无牵挂,因为心中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沧江则是诗人自己的家乡,虽然身处异乡,但对故乡和友人的记忆却难以忘怀。

尾联“尺书传字来何处,愁听流莺树里声”,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书信时的情景。一封简短的信件,承载着千言万语,从遥远的地方传来,让诗人既感温暖又感忧愁。流莺的啼鸣,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增添了诗中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而真挚的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读来令人动容。

作者介绍

孙继皋
朝代:明

(1550—1610)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万历二年进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摄铨事,论救诸谴谪官,无所避讳。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帝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皋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请去者,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卒赠礼部尚书。有《宗伯集》、《柏潭集》。
猜你喜欢

早春十绝呈石湖·其五

杏羞桃涩要诗催,客子情钟倍费才。

惜欠王家千杖鼓,辊雷声里看花开。

(0)

再次到房交代招饮韵四首·其一

山好能令肺病苏,诗来把玩更惊吁。

蜀人例作残山看,端喜因诗免受诬。

(0)

再次交代韵四首·其二

今朝著我簿书堆,领客樽罍未办开。

始信南山是知己,露奇呈秀斩关来。

(0)

书城北尼庵二首·其一

小摇蛇影鸟惊堕,已落背毛牛自如。

瞢欲分朋惭老病,与渠甘作典筹舒。

(0)

十绝句寄赵帅·其六

醉中记得新翻谱,土苴梁州笑石州。

火急归来传好事,为渠一洗世间愁。

(0)

梦林雪巢

感旧空黄叶,经时又绿苔。

未应天上去,犹解梦中来。

雪亦本幻尔,巢今安在哉。

淋浪诗万轴,花鸟自惊猜。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