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霜不改旧茅茨,自悔轻身触祸机。
丈室本来无一物,犹存禅榻待翁归。
风霜不改旧茅茨,自悔轻身触祸机。
丈室本来无一物,犹存禅榻待翁归。
这首诗《南归(其三)》由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首句“风霜不改旧茅茨”以自然界的风霜比喻人生的艰难与不易,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住所,象征着内心的坚韧与不变。接着,“自悔轻身触祸机”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轻率行事导致不幸后果的自我反省与后悔,流露出深深的内疚之情。
后两句“丈室本来无一物,犹存禅榻待翁归”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己居住的小屋比喻为“丈室”,强调其简朴与空旷,暗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宁静。禅榻在这里不仅是一个物理上的存在,更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和等待的某种期待——或许是对于心灵平静的渴望,或者是对于某个重要人物回归的期盼。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内心平和的决心。
吾闻咢口不可张,唯唯之颔食万羊。
又闻毅面不可示,胁肩而笑富千驷。
始信有躬忌太直,始叹有心不蚤匿。
世平不数夷门生,诸侯今贱小臣稷。
读书岂愿终岩阿,骨体其如不媚何。
安国灰中心漫在,陵阳石里泪应多。
平原不起钟期谢,知己未逢车孰下。
纵心且复事欢游,蹙额谁能念婚嫁。
西爽朝来无日无,碧云邀我泛春湖。
知非五十今年是,蚤晚裁书谢畏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