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遥在天之东,放歌濯足秋正中。
君山倒蘸翠螺湿,湖水直与银河通。
一点两点沙鸟白,千树万树霜叶红。
美人娟娟隔秋水,目极万里双飞鸿。
洞庭遥在天之东,放歌濯足秋正中。
君山倒蘸翠螺湿,湖水直与银河通。
一点两点沙鸟白,千树万树霜叶红。
美人娟娟隔秋水,目极万里双飞鸿。
这首《洞庭秋望》由元代诗人吴荃所作,描绘了洞庭湖秋天的壮丽景色。诗中以洞庭湖为中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美丽。
首句“洞庭遥在天之东”,以远眺的姿态引出洞庭湖的辽阔与遥远,仿佛它位于天际的一隅,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放歌濯足秋正中”则描绘了诗人在此时此刻,放声歌唱,洗脚于湖水中,享受着秋天的宁静与清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
“君山倒蘸翠螺湿,湖水直与银河通”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君山比作翠绿的螺壳,倒映在湖面上,仿佛与湖水融为一体。同时,湖水与银河相连,象征着自然界的宏大与神秘,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奥秘的向往。
“一点两点沙鸟白,千树万树霜叶红”则通过对比,展现了秋季的鲜明色彩。沙鸟点缀在湖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而千树万树的霜叶,则呈现出一片火红,与湖水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画卷。
最后,“美人娟娟隔秋水,目极万里双飞鸿”两句,以美人遥望远方,目光追随双飞的大雁,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自由的向往。美人与大雁的形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内涵,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
综上所述,《洞庭秋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秋天洞庭湖的独特魅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远方的憧憬,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