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棹沧江学钓鱼,五湖何必计然书。
山川禹穴思文种,烽火苏台吊伍胥。
浪掷红颜终是恨,拜辞乌喙待何如。
却嗟爱子犹难免,霸越平吴事总虚。
舣棹沧江学钓鱼,五湖何必计然书。
山川禹穴思文种,烽火苏台吊伍胥。
浪掷红颜终是恨,拜辞乌喙待何如。
却嗟爱子犹难免,霸越平吴事总虚。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吴伟业所作的《金明寺谒范少伯祠》。诗中以“舣棹沧江学钓鱼”开篇,借渔翁形象引出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表达了对范蠡(字少伯)智慧与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五湖何必计然书”,暗喻范蠡不拘泥于世俗功利,展现了其超脱的精神境界。
“山川禹穴思文种,烽火苏台吊伍胥”两句,将范蠡与大禹、文种、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相联系,既赞美了范蠡的智谋与远见,也暗示了他与这些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相似之处,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洞察。
“浪掷红颜终是恨,拜辞乌喙待何如”则表达了对范蠡放弃富贵、选择隐退的遗憾与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最后一句“却嗟爱子犹难免,霸越平吴事总虚”则以范蠡最终未能避免儿子的命运为感叹,指出即便在历史上留下丰功伟绩,也无法完全掌控个人与家族的命运,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描绘范蠡的一生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对个人命运的深思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五城邻北极,百雉壮西昆。
钩陈横复道,阊阖抵灵轩。
千柱莲花塔,由旬紫绀园。
佛影胡人记,经文汉语翻。
星窥朱鸟牖,云宿凤凰门。
新禽解杂啭,春柳卧生根。
早雷惊蛰户,流雪长河源。
建始移交让,徽音种合昏。
风飞扇天辩,泉涌属丝言。
羁臣从散木,无以预中天。
□□遥可望,终类仰鹍弦。
泬寥空色远,叶黄凄序变。
洞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百籁含宵啭。
峻雉聆金柝,曾台切银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