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战诚无敌,充庭实可嘉。
指踪知拜处,服习认葩花。
远视惭刚鬣,深藏惜素牙。
十牛虽此夭,可奈可巴蛇。
教战诚无敌,充庭实可嘉。
指踪知拜处,服习认葩花。
远视惭刚鬣,深藏惜素牙。
十牛虽此夭,可奈可巴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一尊石象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和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
“教战诚无敌”表明石象威武雄壮,无懈可击;“充庭实可嘉”则指它安静地立于庭院中,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佳作。诗人通过“指踪知拜处,服习认葩花”两句,细致描绘了石象的每一个部分,从它的脚印到它的装饰,都显示出对艺术的尊重和学习。
接下来的“远视惭刚鬣,深藏惜素牙”则是从远处观察时,感慨于石象的坚韧如刚毛,而在细看时,又能发现其内在的温柔之美,如同珍贵的白色玉牙。
最后,“十牛虽此夭,可奈可巴蛇”一句,通过比喻十头神牛也无法拖动这尊石象,以及对它如同古代传说中不可匹敌的巨蟒——巴蛇一般的力量表示,即使是最强大的力气也不足以移动它。这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石象不朽之美和坚不可摧力量的赞叹。
这首诗通过对石象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也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强弱的审美情怀。
本自灵山出,名因瑞草传。
纤端奉积润,弱质散芳烟。
直写飞蓬牒,横承落絮篇。
一逢提握重,宁忆仲升捐。
城上乌。一年生九雏。枝轻巢本狭。风多叶早枯。
氄毛不相暖。张翼强相呼。金柝猜鹰鸷隼无由逐。
永愿共栖曾氏冠。同瑞周王屋。莫啼城上寒。
犹贤野中宿。羽成翮备各西东。丁年赋命有穷通。
不见高飞帝辇侧。远托日轮中。尚逢王吉箭。
犹婴后羿弓。岂如变彩救燕质。入梦祚昭公。
流声表师退。集幕示营空。灵台已铸像。
流苏时候风。
混沌夜死元气裂,炼石穿丝补天缺。
谁将馀鞴鼓八风,一点元精铸明月。
顾兔飞上天,清光缺复圆。
嫦娥抱影空婵娟,一朝影落松风颠。
古佛庞眉两癯肩,筑室勘道来何年。
摩尼宝光照浊水,天花散落香炉烟。
溪上青山不知数,日日春风长兰杜。
褰衣便欲问真源,断猿疏雨青林暮。
松云仙人披锦袍,爽致写入猩猩毛。
一川晴霭动空碧,万壑翠气翻云涛。
手携绿绮琴,为子弹鸣皋。
金樽泻酒对山月,仙之人兮如可招。
仙之人兮如可招,汗漫与子同游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