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灵山出,名因瑞草传。
纤端奉积润,弱质散芳烟。
直写飞蓬牒,横承落絮篇。
一逢提握重,宁忆仲升捐。
本自灵山出,名因瑞草传。
纤端奉积润,弱质散芳烟。
直写飞蓬牒,横承落絮篇。
一逢提握重,宁忆仲升捐。
这首诗《咏笔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徐摛所作,通过对笔的描绘,展现了其在文人墨客心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首句“本自灵山出”,开篇即赋予了笔以神秘而神圣的起源,暗示着笔的不凡。接着,“名因瑞草传”则进一步说明了笔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它与瑞草有着不解之缘,或许暗喻笔的珍贵与稀有。
“纤端奉积润,弱质散芳烟”两句,细腻地刻画了笔的形态与特性。纤细的笔尖如同吸取了天地间的精华,汇聚了丰富的墨水;而笔身虽轻柔,却能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仿佛是文人墨客智慧与情感的载体。
“直写飞蓬牒,横承落絮篇”则通过笔的使用场景,展现了其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无论是直书还是横写,笔都能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准确无误地传达出来,如同飞蓬牒与落絮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笔在书写时的动态美。
最后,“一逢提握重,宁忆仲升捐”表达了对笔的珍视之情。在文人眼中,笔不仅仅是一件工具,更是他们精神寄托和才华展现的重要媒介。因此,当笔被握在手中时,文人们会倍感珍惜,不会轻易将其抛弃,正如他们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与他们共同创造美好文字的朋友。
综上所述,《咏笔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不仅赞美了笔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书写工具的深厚情感与尊重。
二十三年厕玉堂,执经曾忝侍明光。
新衔又逐青云伴,旧侣深怀白鹭行。
岂谓长嘶思故枥,却看远翥在高冈。
可能丽泽仍相及,得遂寅清答圣皇。
君家兄弟知名早,渝川地灵到今好。
才看连璧产荆山,又闻双凤鸣周镐。
金榜策名次第书,彤墀峻级逡巡造。
伯也久系翰苑衔,季兮仍占中书考。
褒鄂空传侈旧图,轼辙谁传入新草。
不用麒麟列高阁,总谓骅骝在驰道。
点染丘壑意转妍,脱落山林迹俱扫。
更喜閒官共儒素,亦幸清时际熙皞。
联佩同趋晓漏迟,挥毫直对朝阳杲。
螭头晴云明象服,雉尾香烟瞻翠葆。
百年华萼相光辉,千载诗书互探讨。
英标杰峙衡霍峻,劲气雄翻江汉浩。
锦绣盘旋五色肠,珠玑错落三军纛。
文采差差已外弸,华腴烨烨仍中抱。
当年殷鼎重盐梅,今日舜衣资大藻。
从来特行乃国琛,孰若二难为世宝。
久知芝兰合竞秀,亦许松柏宜同老。
青云有路已连升,白首无渝矢相保。
《傅曰川曰会雁行待漏像图限韵短歌》【明·倪岳】君家兄弟知名早,渝川地灵到今好。才看连璧产荆山,又闻双凤鸣周镐。金榜策名次第书,彤墀峻级逡巡造。伯也久系翰苑衔,季兮仍占中书考。褒鄂空传侈旧图,轼辙谁传入新草。不用麒麟列高阁,总谓骅骝在驰道。点染丘壑意转妍,脱落山林迹俱扫。更喜閒官共儒素,亦幸清时际熙皞。联佩同趋晓漏迟,挥毫直对朝阳杲。螭头晴云明象服,雉尾香烟瞻翠葆。百年华萼相光辉,千载诗书互探讨。英标杰峙衡霍峻,劲气雄翻江汉浩。锦绣盘旋五色肠,珠玑错落三军纛。文采差差已外弸,华腴烨烨仍中抱。当年殷鼎重盐梅,今日舜衣资大藻。从来特行乃国琛,孰若二难为世宝。久知芝兰合竞秀,亦许松柏宜同老。青云有路已连升,白首无渝矢相保。
https://shici.929r.com/shici/tjmJs7.html
晴日煦而丽,脩檐下轻风。
维鹊肆抟击,上下虚庭中。
奋然各贾勇,喧啾若争雄。
一或寂垂翅,奔败潜无踪。
一或奋翼起,气势摩苍穹。
得失果何在,角力徒自憃。
微物尚知竞,人心将焉穷。
览之增馀悲,回首云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