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笔诗》
《咏笔诗》全文
南北朝 / 徐摛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本自灵山出,名因瑞草传。

纤端奉积润,弱质散芳烟。

直写飞蓬牒,横承落絮篇。

一逢提握重,宁忆仲升捐。

(0)
鉴赏

这首诗《咏笔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徐摛所作,通过对笔的描绘,展现了其在文人墨客心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首句“本自灵山出”,开篇即赋予了笔以神秘而神圣的起源,暗示着笔的不凡。接着,“名因瑞草传”则进一步说明了笔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它与瑞草有着不解之缘,或许暗喻笔的珍贵与稀有。

“纤端奉积润,弱质散芳烟”两句,细腻地刻画了笔的形态与特性。纤细的笔尖如同吸取了天地间的精华,汇聚了丰富的墨水;而笔身虽轻柔,却能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仿佛是文人墨客智慧与情感的载体。

“直写飞蓬牒,横承落絮篇”则通过笔的使用场景,展现了其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无论是直书还是横写,笔都能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准确无误地传达出来,如同飞蓬牒与落絮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笔在书写时的动态美。

最后,“一逢提握重,宁忆仲升捐”表达了对笔的珍视之情。在文人眼中,笔不仅仅是一件工具,更是他们精神寄托和才华展现的重要媒介。因此,当笔被握在手中时,文人们会倍感珍惜,不会轻易将其抛弃,正如他们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与他们共同创造美好文字的朋友。

综上所述,《咏笔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不仅赞美了笔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书写工具的深厚情感与尊重。

作者介绍

徐摛
朝代:南北朝   字:士秀   号:为宫体   籍贯:南朝梁东海郯   生辰:474—551

(474—551)南朝梁东海郯人,字士秀,一字士缋。幼好学,及长遍览经史,属文好为新变,春坊尽学之,号为宫体。初为晋安王萧纲侍读,及纲为太子,累官至太子左卫率。侯景乱,摛独侍简文帝。简文被幽闭,摛气忿而死。
猜你喜欢

廷试执事和马司马吴状元韵·其二

巍巍阿阁帝城阴,争听雍雍凤鸟音。

圣主载颁咨治策,群公交尽荐贤心。

平生忠孝相期远,一代经纶属望深。

明日天门初放榜,姓名从此重如金。

(0)

十月十九日蒙恩授礼部右侍郎具疏辞以晚不及达明日陛谢又明日视事于南宫有作寄诸同年·其二

二十三年厕玉堂,执经曾忝侍明光。

新衔又逐青云伴,旧侣深怀白鹭行。

岂谓长嘶思故枥,却看远翥在高冈。

可能丽泽仍相及,得遂寅清答圣皇。

(0)

岁暮祷雪致斋柬李西涯学士

几年斋署隔西东,三宿重怜此地同。

寒逼寝屏新馆静,尘笼诗壁旧堂空。

鹤栖珠树惊秋露,凤翥丹山下晚风。

却愧蒹葭成倚玉,一缄犹自往来通。

(0)

哭内八首·其七

高城寒漏正迢迢,太息吟䰟黯欲销。

海上龙孙空有梦,人间凤侣故难招。

东风枉报春消息,苦雨生憎夜寂寥。

千载谁怜生死别,手携稚子却还朝。

(0)

傅曰川曰会雁行待漏像图限韵短歌

君家兄弟知名早,渝川地灵到今好。

才看连璧产荆山,又闻双凤鸣周镐。

金榜策名次第书,彤墀峻级逡巡造。

伯也久系翰苑衔,季兮仍占中书考。

褒鄂空传侈旧图,轼辙谁传入新草。

不用麒麟列高阁,总谓骅骝在驰道。

点染丘壑意转妍,脱落山林迹俱扫。

更喜閒官共儒素,亦幸清时际熙皞。

联佩同趋晓漏迟,挥毫直对朝阳杲。

螭头晴云明象服,雉尾香烟瞻翠葆。

百年华萼相光辉,千载诗书互探讨。

英标杰峙衡霍峻,劲气雄翻江汉浩。

锦绣盘旋五色肠,珠玑错落三军纛。

文采差差已外弸,华腴烨烨仍中抱。

当年殷鼎重盐梅,今日舜衣资大藻。

从来特行乃国琛,孰若二难为世宝。

久知芝兰合竞秀,亦许松柏宜同老。

青云有路已连升,白首无渝矢相保。

(0)

晴檐斗鹊

晴日煦而丽,脩檐下轻风。

维鹊肆抟击,上下虚庭中。

奋然各贾勇,喧啾若争雄。

一或寂垂翅,奔败潜无踪。

一或奋翼起,气势摩苍穹。

得失果何在,角力徒自憃。

微物尚知竞,人心将焉穷。

览之增馀悲,回首云天空。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