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内八首·其七》
《哭内八首·其七》全文
明 / 倪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高城寒漏正迢迢,太息吟䰟黯欲销。

海上龙孙空有梦,人间凤侣故难招。

东风枉报春消息,苦雨生憎夜寂寥。

千载谁怜生死别,手携稚子却还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岳所作的《哭内八首》中的第七首,表达的是对亡妻深切的哀思与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首句“高城寒漏正迢迢”,描绘了一个寒冷夜晚的景象,高耸的城墙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寒风吹过,时间仿佛变得悠长而遥远。这既是对亡妻离世后孤独心境的写照,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太息吟魂黯欲销”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无奈。太息,即长叹,吟魂黯淡,似乎连灵魂都失去了光彩,想要消散。这里不仅表现了对亡妻的思念,也暗含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海上龙孙空有梦,人间凤侣故难招。”这两句运用了典故,以“龙孙”比喻自己,以“凤侣”比喻亡妻,表达了两人虽有心灵相通的梦想,但在现实世界中却难以相聚的遗憾。海上的龙孙只能在梦中相遇,人间的伴侣却无法再招唤回来,凸显了生死相隔的无奈。

“东风枉报春消息,苦雨生憎夜寂寥。”诗人借自然界的季节更替和风雨变化来抒发情感。东风本应带来温暖的春日气息,但在这时却徒增伤感;而连绵不断的苦雨,更是加重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让诗人更加难以忍受。

最后,“千载谁怜生死别,手携稚子却还朝。”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面对千古以来生死离别的悲剧,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痛苦呢?然而,诗人不得不带着年幼的孩子继续生活,这种现实与情感的冲突,使得哀思更加深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读来令人动容。

作者介绍
倪岳

倪岳
朝代:明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猜你喜欢

石花林杂咏.天心楼

湖光如几席,山翠静微尘。

不敢高声语,恐惊上界人。

(0)

东皋揽胜

天成位置绝形容,何处移来卓笔峰?

雉堞西城连北郭,楼台暮鼓及晨钟。

月摇水面流金粟,雨过山腰界玉龙。

柳外凭高穷目望,梅塘帆影更重重。

(0)

卧月有作

飞蚊满帐起杀声,汗如铁汁溶桃笙。

起携一卷就灯侧,兰膏也带骄阳色。

吹灯席地四壁黑,黑甜伥伥行不得。

素娥一笑汝太劳,特放灵光排闼入。

青天划破琉璃胞,蝇头历历分毫毛。

岂独银海清见底,百虫躅踯炎精逃。

微飔来去露华滴,一庭榛莽皆澄洁。

铁围倾刻变琼廔,拔宅飞升无此捷。

吾识明月三十年,月如识吾应相怜。

只惜朱颜今非昔,不如皓魄长新鲜。

秋月生悲春月喜,虚空未免牵人意。

最好调冰雪藕时,能消野马妖乌气。

映月读书月笑人,抛书看月心入神。

能识山河微妙相,便是冰雪聪明文。

浩劫以来几黄昏,三五一过空销魂。

今夜灵丹已九转,还为人世留一分。

一轮当胸万念绝,莲漏声中添鼻息。

忽听天鸡唱晓来,不知寒兔何时别。

(0)

洞庭春色

最好妆楼,花朝过了,社日才来。

正轻裙飐凤,垂丝绣带;低鬟簇蝶,细股珠钗。

知道一春行立少,看红嫩鞋尖色未衰。

今朝健,且添些梳裹,小出香阶。

多时不来廊下,早一片、绿长新苔。

恰钩帘日淡,珊珊形影;踏花风软,瘦瘦身材。

蕙叶盆中青几箭,尚紧抱香心不放开。

依稀记,是萧郎那日,临去亲栽。

(0)

研茶

胡麻香韵伴春芽,石钵千回研指斜。

长练冻嫌黔国井,旋瓢庭雪煮琼花。

(0)

初晴

冬雨初晴日向曛,寒螀偏傍竹间闻。

寻常又秉山中笔,只把文章换白云。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