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十一诗十四首·其五》
《六十一诗十四首·其五》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紫霞深处曙钟寒,风转袈裟罥石栏。

心逐夜猿声里憩,身随云侣腊前观。

高幢月落乌初觉,叠砌枝横露未乾。

此意静中看已老,一林松菊绕香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中僧寺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清晨寺庙中的景象与僧人的内心世界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紫霞深处曙钟寒”,以“紫霞”象征神秘与幽静,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的隐秘与高远。“曙钟寒”则通过“寒”字,不仅描绘了清晨钟声的清冷,也暗含了僧人内心的清寂与超然。接下来,“风转袈裟罥石栏”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微风与僧人袈裟的互动,展现了寺庙环境的和谐与静谧。

“心逐夜猿声里憩,身随云侣腊前观”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体验。猿声与云侣,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与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通过“憩”和“观”的动词,诗人表达了在自然与内心的双重对话中寻求宁静与超脱的追求。

“高幢月落乌初觉,叠砌枝横露未乾”描绘了夜晚到清晨的过渡时刻,月落之后,乌鸦初醒,寺庙的高塔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庄严。叠砌的树枝上还挂着未干的露珠,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自然与时间的循环不息。

最后,“此意静中看已老,一林松菊绕香坛”两句,总结了诗人的感悟。在静谧的环境中,诗人似乎已经领悟到了某种超越年龄的智慧与平和。松菊环绕的香坛,既是自然之美的象征,也是精神修养之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僧人修行生活中的独特魅力与内在的宁静之美。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题德清教场亭

浩荡秋光里,扁舟过德清。

楼台占山影,鹅鸭乱溪声。

小饮经年别,清歌一邑惊。

娟娟照人月,还忆谢宣城。

(0)

嘉禾百咏·其九十九净相佳李

地重因名果,如分沆瀣浆。

伤心吴越战,未敢尽情尝。

(0)

醉桃源.渭州作

双花连袂近香猊。歌随镂板齐。分明珠索漱烟溪。

凝云定不飞。唇破点,齿编犀。春莺莫乱啼。

阳关更在碧峰西。相看翠黛低。

(0)

上元口号

绣车箫鼓动香街,铁锁龟城度晓开。

仙凤传香留蜀国,夜龙衔烛上蓬莱。

月如流水随天远,人似夭桃出洞来。

无限风光追不尽,只惊信马到瑶台。

(0)

醉蓬莱.寿

对小春桃艳,曲室炉红,乍寒天气。

七叶蓂开,应金章通贵。

梦草银钩,灿花珠唾,是素来风味。

满腹经纶,回天议论,昆台仙裔。

秘殿升华,紫枢勋旧,退步真祠,简心端扆。

迎日天元,听正衙宣制。

尽洗中原,遍为霖雨,宴后堂歌吹。

柏子千秋,丹砂九转,今宵长醉。

(0)

蓦山溪

一番小雨,陡觉添秋色。

桐叶下银床,又送个、凄凉消息。

故乡何处,搔首对西风,衣线断,带围宽,衰鬓添新白。

钱塘江上,冠盖如云积。

骑马傍朱门,谁肯念、尘埃墨客。

佳人信杳,日暮碧云深,楼独倚,镜频看,此意无人识。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