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虬无声银箭缓,清夜何长昼何短。
七星斜挂少城西,群乌叫月霜花满。
铜盘煖蜡绛纱明,胡蝶梦寒龟甲屏。
三尺床头白鹇尾,五更又逐鸡声起。
金虬无声银箭缓,清夜何长昼何短。
七星斜挂少城西,群乌叫月霜花满。
铜盘煖蜡绛纱明,胡蝶梦寒龟甲屏。
三尺床头白鹇尾,五更又逐鸡声起。
这首《夜长曲》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漫长,以及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篇“金虬无声银箭缓”,以金虬(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无声和银箭(古代计时工具)缓慢转动的形象,营造出夜晚寂静而悠长的氛围。接着,“清夜何长昼何短”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夜晚漫长、白日短暂的感知,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深切体会。
“七星斜挂少城西,群乌叫月霜花满”两句,通过描述夜空中的星星和乌鸦的叫声,以及霜花满地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冷与孤寂。这里不仅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铜盘煖蜡绛纱明,胡蝶梦寒龟甲屏”则转而描写室内的情景,铜盘中燃烧的蜡烛映照着绛红色的纱帐,显得温暖而明亮。这一场景与室外的寒冷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温暖与宁静。同时,“胡蝶梦寒”一词,既是对梦境的描绘,也隐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三尺床头白鹇尾,五更又逐鸡声起”以床头的白鹇(一种美丽的鸟类)尾巴为意象,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记忆。而“五更又逐鸡声起”则意味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时间的循环往复,生命的不断延续。整首诗在描绘夜晚景色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自然与内心世界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吾生卅载香山下,不识山茶是何者?
朅来披图寻昔景,置身如在远公社。
归来梦见山茶花,仿佛红云映四野。
又疑赤龙戏火珠,抛落人间旧兰若。
瘦生不识是何人,珊瑚鞭拂五花马。
大呼落魂心不死,疑是当时黄介子。
君胡不迟二百年,与我今日查周旋。
先生掉头一粲然,尔胡自迟二百年。
不与我辈相比肩,觉来一笑谢介子。
人生一过如浮烟,强言不朽附君辈。
国马骏马同马形,吁嗟乃得人性情。
一朝并道行,骏马欺国马,齧髡鬉流血殷般革缨。
国马殊自若,骏马色然惊。
徘徊踯躅归,不食不饮立不鸣。
厮养太息相告语,骏马悔过情何苦。
乃使国马往与为伍,国马来于于就之,鼻之同枥而刍。
骏马乃长鸣,有如清流濯尘污。
人皆贤国马,我亦贤骏马。
国马骏马乃马也,彼人而异,情亦独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