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癖平生不受针,两迂相合作同襟。
伤哉贾氏清时泪,皭若杨公莫夜心。
郢质既亡谁为斲,伯牙虽在罢弹琴。
高坡门巷西州路,短笛斜阳落叶深。
迂癖平生不受针,两迂相合作同襟。
伤哉贾氏清时泪,皭若杨公莫夜心。
郢质既亡谁为斲,伯牙虽在罢弹琴。
高坡门巷西州路,短笛斜阳落叶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哭同年刘景元谕德三首》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联“迂癖平生不受针,两迂相合作同襟”,以“迂癖”自喻,表明自己一生坚持独特个性,不随波逐流,与友人志趣相投,情感深厚。这里运用了双关手法,“两迂相作”既指两人性格上的相似,也暗含对逝者生前独特个性的赞美。
颔联“伤哉贾氏清时泪,皭若杨公莫夜心”,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逝者在清正时代所承受的痛苦和无奈的同情。贾氏清时泪,可能是指贾谊在汉文帝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受贬谪的悲剧;皭若杨公莫夜心,或借用了杨震“四知”的故事,暗示逝者在黑暗中仍坚守清白的心志。
颈联“郢质既亡谁为斲,伯牙虽在罢弹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郢质,原指楚国郢都的工匠,这里借指逝者;伯牙,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此处象征着失去知音的悲痛。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失去知音的哀伤。
尾联“高坡门巷西州路,短笛斜阳落叶深”,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高坡、门巷、西州路、短笛、斜阳、落叶,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哀伤、寂寥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个性、遭遇、友情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友情、个性、道德坚守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恩怨无常,悲欢难料,从来世情如此。
闻君语便似,司马泪湿青衫,愤盈素纸。
纵前欢、拌得而今忘却,未可正芳年,竟抛罗绮。
绣阁深锁,冰弦绝时谁共理。想数番、求凰心事。
为尽传知音,当炉曾许,誓约千金休换,柰何到此成轻弃。
空伫望零涕。翻输与、当日虞家,君王骓逝。
临分忼爽歌声起。
尽桃符换岁,未洧尽,腊中寒。
唤旅雁将俦,奔车载影,同指江干。乡关。
最佳胜处,恨匆匆、便落杳茫间。
世路风饕雪虐,不应长负丘山。频年。斗健尊前。
才比陆拙如潘。料故人情意,殷勤恋此,深谷幽磐。
何缘。共来小隐,汲憨憨、一勺胜贪泉。
先买生绡数尺,为君点染层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