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漕济灾区,初偶今成例。
匪灾仍截漕,自我排众议。
持筹慎所思,论亦经远计。
独是秋稔处,官籴辄翔贵。
陈陈致红朽,孰与资博济。
以此足常平,市价自平易。
德流则何有,效颇速邮置。
湖南报有收,江右称乃积。
二省听流通,天下可无事。
补救殚我心,丰亨赖天赐。
京庾实本根,储蓄贵有备。
申命方伯臣,惠不可常试。
截漕济灾区,初偶今成例。
匪灾仍截漕,自我排众议。
持筹慎所思,论亦经远计。
独是秋稔处,官籴辄翔贵。
陈陈致红朽,孰与资博济。
以此足常平,市价自平易。
德流则何有,效颇速邮置。
湖南报有收,江右称乃积。
二省听流通,天下可无事。
补救殚我心,丰亨赖天赐。
京庾实本根,储蓄贵有备。
申命方伯臣,惠不可常试。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截漕诗》。诗中主要讨论了通过截断漕运来解决灾区粮食问题的政策,并阐述了这一政策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首句“截漕济灾区”点明了政策的核心——通过截断漕运来解决灾区的粮食短缺问题。接下来,“初偶今成例”说明了这一做法从最初的尝试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规措施。随后,“匪灾仍截漕”强调即使在非灾害时期,也应采取截漕措施以备不时之需。
“持筹慎所思,论亦经远计”表达了在执行政策时应谨慎思考,确保长远考虑。接着,“独是秋稔处,官籴辄翔贵”指出在丰收地区,官方收购粮食价格过高,影响了粮食的合理分配。“陈陈致红朽,孰与资博济”表达了对粮食储存不当导致浪费的担忧,强调了需要更有效的粮食调配机制。
“以此足常平,市价自平易”表明通过这一政策可以稳定市场粮价,实现粮食市场的平衡。“德流则何有,效颇速邮置”赞扬了政策实施的迅速效果,以及它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湖南报有收,江右称乃积”、“二省听流通,天下可无事”描述了政策在湖南和江西等地的成功应用,以及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潜力。
最后,“补救殚我心,丰亨赖天赐”表达了对政策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欣慰,同时也归功于自然的恩赐。“京庾实本根,储蓄贵有备”强调了粮食储备的重要性,以及提前准备对于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或需求增加的必要性。“申命方伯臣,惠不可常试”则体现了对地方官员执行政策的期望,以及对政策效果持续性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乾隆皇帝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灾害应对策略的关注,也展现了他作为君主的深思熟虑和对民生福祉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