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霏南山来,此意足怡悦。
昏旦气候间,棂疏互明灭。
霏霏南山来,此意足怡悦。
昏旦气候间,棂疏互明灭。
这首诗描绘了南山的细腻景象,通过诗人敏感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和谐之美。
首句“霏霏南山来”,以轻柔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岚的飘渺,仿佛是大自然缓缓走来的脚步,充满了静谧与神秘感。接着,“此意足怡悦”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象的深深喜爱和满足,暗示了在这样的景色面前,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慰藉和愉悦。
“昏旦气候间,棂疏互明灭”则进一步展示了时间流转中,自然景观的动态美。黄昏与清晨之间,光线在山林间穿行,树木的枝条或隐或现,光影交错,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种明暗交替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时间变化,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山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风景画,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哲学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的追求。
御史帝耳目,监察沿隋唐。
台阁迥清风,笔简凌秋霜。
澄清一揽辔,驱狸走豺狼。
贤哉故安侯,廉介尤刚方。
闭门杜私谒,上殿肃朝纲。
今侯有祖风,学术尤章章。
出拥簿书尘,入薰书传香。
胸襟汉石渠,人物鲁灵光。
终然百鸷鹗,不及一鸾凰。
奉国信孜孜,问涂何皇皇。
往岁金陵辙,前年古浙航。
鸣犊有馀哀,河水空洋洋。
行役山川苦,归兴桑麻长。
广陵挹雄胜,平山吊凄凉。
瘦马乏刍枥,寒妾无帛囊。
家瘠道愈肥,躬瘁名逾芳。
昔在东都季,憸佞沉忠良。
知几独子龙,绝迹栖梁砀。
瞻乌止谁屋,亦复可怜伤。
花阴不正月将西,欲到溪边步懒移。
坐对前山无一语,此心惟有古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