葳蕤深锁年华老。欹枕梦回啼鸟。春漏迢迢待晓。
镇日忧心悄。卷帘满目游丝袅。零落杏花飞绕。
缚帚呼童频扫。砌长忘忧草。
葳蕤深锁年华老。欹枕梦回啼鸟。春漏迢迢待晓。
镇日忧心悄。卷帘满目游丝袅。零落杏花飞绕。
缚帚呼童频扫。砌长忘忧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锁岁月、春光渐逝的凄美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葳蕤深锁年华老”,开篇即以“葳蕤”形容繁盛茂密之景,却在“深锁”二字中透露出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衰败。“年华老”三字直抒胸臆,点明了主题——时光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逝。
“欹枕梦回啼鸟”,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梦中的啼鸟唤醒了沉睡的记忆,也带来了现实的无奈与伤感。
“春漏迢迢待晓”,春夜漫长,等待天明,既是对时间的无奈,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这里的“春漏”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喻着生命的流逝。
“镇日忧心悄”,日复一日的忧愁,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心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助。
“卷帘满目游丝袅”,卷起窗帘,映入眼帘的是飘荡的游丝,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游丝轻盈而易断,如同生命一样,随时可能消逝。
“零落杏花飞绕”,杏花凋零,随风飘散,是春天结束的标志,也是生命衰败的象征。花开花落,循环往复,却总有一份无可挽回的哀愁。
“缚帚呼童频扫”,诗人通过日常琐事,如清扫落叶,反映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接受。同时,这也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砌长忘忧草”,在生命的长河中,寻找一丝慰藉,种下“忘忧草”,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然而,在现实面前,这份追求显得如此渺小,充满了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