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园池亭观物感怀·其二》
《后园池亭观物感怀·其二》全文
明 / 杨一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山桧移来数尺青,盘回今作老龙形。

红尘遮断青山色,留尔当轩作画屏。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园林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首句“山桧移来数尺青”,以“山桧”这一古老的树种作为切入点,暗示了这棵树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从山中被移植而来,依然保持着其原有的生机与活力。“数尺青”则简洁地勾勒出树干的粗壮与翠绿的枝叶,为整个画面奠定了绿色基调。

接着,“盘回今作老龙形”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树的姿态比作“老龙”,形象地描绘了树干蜿蜒曲折、苍劲有力的形态,仿佛一条古老的巨龙在园中盘旋,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神秘色彩。这种将自然景观拟人化的描写,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也赋予了树木以生命力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然之美。

“红尘遮断青山色,留尔当轩作画屏”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红尘”与“青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喧嚣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这里,树木不仅成为了装饰,更是隔绝外界纷扰的屏障,象征着心灵的避风港。诗人希望在这片宁静之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通过这样的景致,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后园池亭中一棵山桧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一清
朝代:明

( 1454—1530)镇江府丹徒人,祖籍云南安宁。字应宁,号邃庵。成化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弘治时巡抚陕西,留意边事,严禁奸民以私茶易马,选卒练兵,加强武备。武宗即位,命为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制。后以忤刘瑾去官。安化王朱真璠叛,复起清为总制三边军务,讨平之。与张永合谋诛瑾,擢户部尚书,寻迁吏部,入参机务。嘉靖三年调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再掌三边总制。寻继费宏为内阁首辅。后遭张聪诬陷,落职,疽发背死。有《关中奏议》、《石淙类稿》。
猜你喜欢

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醉山简

倒载山公岂酒狂,群儿拍手岘山旁。

汗青等是虚填耳,不把云台唤酒乡。

(0)

送油头·其一

十分亲近见还迟,放去令渠自发机。

他日归来如点著,普天无处不光辉。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十

坐曲木床,握乌藤杖。

铸佛祖之楷模,活丛林之气像。

你莫来虎口撩须,谁更敢蛇头揩痒。

(0)

风竹

萧然风竹乱猗猗,孤立梅花竹四围。

宫女回旋翻翠袖,中间玉茔岂真妃。

(0)

大田山居

斗酒藏春瓮,开轩有客迎。

烹鲜供母箸,督仆佐春耕。

园果霜前熟,山禽雨后鸣。

市朝风味好,输我一般清。

(0)

霁虹亭

江流滚滚青于蓝,山如阵马方䟃?。

景趣虽从开辟有,登览正赖人谋参。

济川亭古伤险狭,石岸缺落呈嵚嵌。

可怜眼界方冗杂,风月为之久不堪。

使君才高蕴机鉴,妙思能发神所缄。

异时一见已经意,施设先后难相搀。

政成将去觐丹阙,一新栋宇何耽耽。

就增亭阁跨空阔,径从人境超尘凡。

波光挟日动飞栱,檐影窥江凌过帆。

栏危更觉明月近,浪涌正值秋风酣。

螺峰晚霭助遥碧,鹭渚归翼穿晴岚。

东望青原森欲动,祖意岂复劳穷探。

夜深定有水仙集,霓裳练帨垂毵毵。

云烟态度日夕异,词客赋咏劳彫劖。

公归指日登华要,雍容鸣玉横犀篸。

湖山高会驻清赏,尚应回首江之南。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