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曲木床,握乌藤杖。
铸佛祖之楷模,活丛林之气像。
你莫来虎口撩须,谁更敢蛇头揩痒。
坐曲木床,握乌藤杖。
铸佛祖之楷模,活丛林之气像。
你莫来虎口撩须,谁更敢蛇头揩痒。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和形象,展现了高深的哲理与生动的修道情境。诗人通过“坐曲木床,握乌藤杖”描绘了修行者简朴而专注的生活状态,暗示着在日常生活中体悟真理的重要性。接着,“铸佛祖之楷模,活丛林之气像”则表达了追求内在精神的完善,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
“你莫来虎口撩须,谁更敢蛇头揩痒”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警示人们在修行过程中要警惕外来的诱惑与干扰,强调了保持内心清净、不被外界所动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禅宗的智慧,也蕴含了对生活态度和修行方法的深刻思考。
昔读古人书,知有杜鹃名。
今泛沅江船,始闻杜鹃声。
杜鹃生子不自哺,野老相传之语如少陵。
惟有古来称望帝,变化无端竟茫昧。
吾意百鸟相推尊,亦如蜂蚁君臣义。
气化感物不自由,四月五月声喧啾。
一声未了声转急,千林万壑波涛秋。
远客扁舟睡难著,两耳还遭杜鹃聒。
归心一夜忆虞廷,鸣凤时应集阿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