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宗知客》
《宗知客》全文
宋 / 释正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虚明一念洗粉埃,眼在髑髅眉底开。

玉凤衔华春不老,金鸡唤月梦初回。

匣中古剑光干斗,壁上寒梭蛰破雷。

佛祖入廛成化事,那嫌榼?鼻头堆。

(0)
鉴赏

这首诗以“宗知客”为题,由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心灵净化的画面。首句“虚明一念洗粉埃”,以“虚明”形容心境的清明,通过“洗粉埃”表达去除杂念、心灵纯净的过程。接下来,“眼在髑髅眉底开”一句,运用奇特的比喻,将眼睛比作从骷髅的眉底睁开,寓意心灵的觉醒与洞察力的提升。

“玉凤衔华春不老,金鸡唤月梦初回”两句,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玉凤象征着高洁与祥瑞,其衔华的动作仿佛是引领人们进入一个永恒的春天;金鸡唤月则暗示着梦境的回归,寓意心灵的觉醒与现实世界的连接。

“匣中古剑光干斗,壁上寒梭蛰破雷”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内心力量与智慧的描绘。古剑的光芒直射斗宿,象征着内在力量的强大与坚定;而壁上的寒梭破雷,则暗示着智慧的敏锐与穿透力,能够打破心中的障碍与束缚。

最后,“佛祖入廛成化事,那嫌榼?鼻头堆”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实践与世俗生活的态度。佛祖入廛,意味着佛法与世俗生活的融合,强调了修行与日常生活的统一。同时,诗人以“那嫌榼?鼻头堆”自问自答,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认为即使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与挑战,也不应过于在意,应当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空灵与智慧,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平和与洒脱。

作者介绍

释正觉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楚蒙侍御新植牡丹寄示催赏佳作依韵奉酬·其二

清尊几日泛瑶枝,浩态分明对此诗。

迸泪似牵违约恨,含情重有隔年期。

华堂客散心谁折,紫蓓云连手自移。

那更封培遍幽谷,一时同赏不教迟。

(0)

春晖楼为州背章善楷赋

西登蒙峰顶,南望瑶岑足。

华屋夹道周,飞甍蔽城曲。

谁楼揭春晖,光景常在目。

匪物情乃迁,于此见君独。

至德拟春晖,明晦岂常好。

君之心兮,只如三春之寸草。

春晖不尽春草长,永言怀之以终老。

(0)

送张先辈公觐四绝句·其二

武昌前度别吴郎,又见张郎出武昌。

谈笑才情宛相似,不烦抵掌悟庄王。

(0)

上人将谒补陀过金陵谒诗为别·其二

宝地莲花不动尊,如何移足向红尘。

请公但问金陵客,若个能抛火宅身。

(0)

嘲周公瑕馆钞库街

秦淮南岸小行窝,八十微悭七十多。

与说周郎宽误曲,任他商女乱嘲歌。

(0)

意上人一梓甓婆罗门弃家入道通习三乘援苏学士赠乡僧文老例乞余一言走笔应之·其二

当日蜀僧过蜀客,於今吴客咏吴僧。

如何尚有乡心在,两两长松挂葛藤。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