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溪书事》
《西溪书事》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卑栖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

蒙叟自当齐黑白,子牟何必怨江湖。

秋天响亮频闻鹤,夜海朣胧每见珠。

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西shūshì
sòng / fànzhòngyān

bēicéngwèituōgǎnxióngxīnwàn

méngsǒudānghēibáiyuànjiāng

qiūtiānxiǎngliàngpínwénhǎitónglóngměijiànzhū

zuìyínshūlǎnshènrénnéngxìnjiěcháo

注释
卑栖:栖息在低处。
托椅梧:依托高大的梧桐树。
雄心万里途:远大的志向。
蒙叟:年老而明智的人。
齐黑白:分辨是非清楚。
子牟:古代隐士,此处借指有志于世事的人。
怨江湖:抱怨世俗或江湖的不公。
秋天响亮:秋日鹤鸣声。
夜海朣胧:夜晚海面朦胧。
珠:明珠,比喻美好的事物。
一醉一吟:饮酒作诗。
疏懒:懒散。
溪人:溪边的人。
解嘲:理解并宽恕嘲笑。
翻译
未曾依托高枝梧桐,怎敢谈论远大的志向
老者自知黑白分明,子牟何须埋怨世间纷扰
秋日鹤鸣声嘹喨,夜晚海面明珠隐约可见
沉醉吟诵中我疏懒至极,溪边人能理解我无需嘲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西溪书事》,诗人以个人的境遇和心境为切入点,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首句“卑栖曾未托椅梧”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低位,但并未寄托于高位显达,暗示了他不慕荣华的决心。次句“敢议雄心万里途”则透露出他的壮志豪情,即使面临困境,也仍有远大的理想。

“蒙叟自当齐黑白”引用典故,借庄子的“齐物论”表达自己对是非黑白的豁达态度,不拘泥于世俗的是非评判。而“子牟何必怨江湖”则是引用《庄子·逍遥游》中子牟不愿出仕的故事,表明诗人并不因未能入仕而心生怨念,反而乐于过隐逸的生活。

“秋天响亮频闻鹤,夜海朣胧每见珠”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寓言自己的心境,鹤鸣象征高洁,明珠象征智慧,诗人以这些意象表达内心的清高与才情。

最后,“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表达了诗人疏懒的生活方式和对溪边村民的理解,他醉酒吟诗,看似闲适,实则寓含深意,溪边的人能理解他的这种生活方式,无需过多解释。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范仲淹在仕途失意后,依然保持高洁情操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其十六

昔我事决科,穷年抱六经。

桑溟忽已变,栖栖竟无成。

归来请学稼,平贾充过更。

徽弦挂空壁,袯襫留前庭。

中夜耿不寐,惟有寒螀鸣。

不赖一尊酒,何以纾吾情。

(0)

寿沿江黄制置七首·其四

越流饮醇酎,街亭正军律。

劝惩妙微机,今古轨辙一。

韩昭戒梦言,荀攸贵深密。

此事难语人,端居幸时绎。

(0)

遣兴十首呈孟兵部使君·其六

赵子有古心,视世澹如寄。

青编对朝夕,黄花当姬侍。

海上逐臭人,纷纷笑厓异。

焉知四五间,政在薛公辈。

(0)

入丛山隘见雪

天公有意相归程,晓起千峰照眼明。

一白自能遮百丑,只疑风味太清生。

(0)

留示逯云甫秀才·其二

遗山诸老号儒宗,窃与余怀正不同。

了得高吟犹小技,穷知实理是全功。

生民皆本诗书出,宇宙元包性分中。

来此无人同我意,拳拳望子革颓风。

(0)

道中渴水

辘轳无处汲甘泉,恼得相如肺疾生。

忆著江南山里路,时时一酌骨毛清。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