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山诸老号儒宗,窃与余怀正不同。
了得高吟犹小技,穷知实理是全功。
生民皆本诗书出,宇宙元包性分中。
来此无人同我意,拳拳望子革颓风。
遗山诸老号儒宗,窃与余怀正不同。
了得高吟犹小技,穷知实理是全功。
生民皆本诗书出,宇宙元包性分中。
来此无人同我意,拳拳望子革颓风。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梦斗所作,名为《留示逯云甫秀才(其二)》。诗中汪梦斗以儒家思想为基点,表达了对学问和道德修养的深刻见解。
首联“遗山诸老号儒宗,窃与余怀正不同。”开篇即点明了自己与古代儒家大师们在思想上的差异,暗示了他独到的见解和追求。接着,“了得高吟犹小技,穷知实理是全功。”进一步阐述了他对学问的理解,认为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穷知实理”)才是真正的学问,而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吟诵(“高吟”)只是小技而已。
颔联“生民皆本诗书出,宇宙元包性分中。”强调了诗书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认为诗书是人类文明的基础,而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蕴含于人性之中。这体现了汪梦斗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
尾联“来此无人同我意,拳拳望子革颓风。”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以及对改变社会风气的渴望。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中,很少有人能理解他的想法,因此他期待着能够找到像逯云甫这样的年轻才俊,共同致力于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
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汪梦斗对学问、道德和社会责任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在寻求志同道合者时的孤独与期待。
纤手拿云,香唇霏雨,紫仙回袖盈盈。
丝魂袅袅,诉一番衷曲,容与平生。
听六么歇,谙彼此、分熟知名。
赢琴调、相思有心,莫道无情。
秦台凤史如画,嗟纵目芳菲,梦去谁凭。
帘栊悄倚,试宫移明月,羽展新声。
荡湘波晚,歌自转、不管杨琼。
箫吹引、低唱小红,曲罢人惊。
临歧路。凝望万象云华,数重烟树。
丛丛虬棘瀰天,蔓枝遍野,清流断处。且留伫。
谁念境迁人杳,破斜庭户。
空教冷落残阳,照欹卧柳,依依自语。难度。
阴晴无定,几番光景,何从眉舞。
回想太平莺花,兴废多故。邮亭败壁,题寄离情句。
凭谁道、藏山避影,缄金封步。顾后茫茫去。
梦阑酒醒,惊心乱绪。魂黯愁如缕。
无限感,丝丝迷人疏雨。晓阴翳日,碧天纷絮。
铁瓮城边路,镫火望扬州。
大江襟带多景,尽揽起琼楼。
四顾湖山如画,三国英雄安在,杯酒笑曹刘。
一枕华胥梦,尘土即貔貅。襄阳笔,剑川跋,几经秋。
龙蛇飞舞,掀动墨海六鳌愁。
丞相东窗余事,良将干城重寄,奇物共争收。
待访宝章录,千载足风流。
相思黄浦信,早秋片叶,意外转山家。
旧吟春未损,又报东风,点缀柳条斜。
声声布谷,唤过客都在天涯。
归去兮,北窗陶令,梦断武陵花。吹笳。
三官堂下,五老峰前,苦西来铜马,忻又闻、飞鸿突然阿雪,宿鹭团沙。
如君剑气孤虹白,望斗牛谁是张华。
天万里、鱼书更达三巴。
江心一枕乌尤雨,中秋去年萧寺。
佛火寒星,渔灯古汊,绿透仙陀山水。离堆如此。
揽万古江声,三峨云气。
似醉金焦,白银盘里一螺翠。
潇潇今夜又雨,锦城无月坐,空守双桂。
白棓芟刀,红旗露布,妙演咸通年事。年光梦里。
盼雁外新装,黄花归骑。放棹嘉州,法铙天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