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呈敬寺某大师二首·其二》
《呈敬寺某大师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李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转语曾无慧舌根,空陪杖履积晨昏。

清泉白石如如坐,圆觉维摩可可言。

在己一心成犀壁,与人半偈锁猴猿。

压腰金带他年重,输却兹山镇寺门。

(0)
鉴赏

这首诗以“呈敬寺某大师二首(其二)”为题,出自清代诗人李寄之手。诗中描绘了一位高僧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首句“转语曾无慧舌根”,以“转语”比喻高僧的言语,暗示其话语虽不多,却蕴含深意,不需华丽辞藻,已能触动人心。接着“空陪杖履积晨昏”,描绘了高僧每日与行脚僧相伴,不辞辛劳地行走于清晨与黄昏之间,体现了其修行的坚定与毅力。

“清泉白石如如坐”,以清泉白石象征高僧内心的纯净与超脱,仿佛坐在其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圆觉维摩可可言”,借用佛教中的“圆觉”与“维摩诘”两位高僧的典故,表达了对高僧智慧与修为的高度赞扬,认为其言语与行为皆如圆觉般圆满,维摩诘般深邃。

“在己一心成犀壁”,说明高僧内心坚如磐石,犹如犀牛之角,不可动摇。“与人半偈锁猴猿”,则以“半偈”形容高僧的教诲简短而深刻,如同锁住猴子的枷锁,让人心灵受到约束与启迪。“压腰金带他年重”,预示着高僧的智慧与德行将被后世铭记,如同珍贵的金带,历久弥新。“输却兹山镇寺门”,最后以山川为喻,表达高僧的影响力超越了山河,镇守着寺庙的大门,守护着信仰与智慧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境界和深远的影响力,同时也传达了对智慧与修行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李寄
朝代:明   字:介立   号:因庵   籍贯:江阴   生辰:1628-1700

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
猜你喜欢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其三

惠子休惊学五车,沛公方起斩长蛇。

六雄互欲吞诸国,四海终须作一家。

自古经纶成世务,暂时朱绿比朝霞。

人生心口宜相副,莫使尧阶草势斜。

(0)

至潭州闻猿

昔陪天上三清客,今作端州万里人。

湘浦更闻猿夜啸,断肠无泪可沾巾。

(0)

姑熟杂咏.灵墟山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鍊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0)

寄赵七侍御

摇桨曙江流,江清山复重。

心惬赏未足,川迥失前峰。

淩滩出极浦,旷若天池通。

君阳青嵯峨,开拆混元中。

九潭鱼龙窟,仙成羽人宫。

阴奥潜鬼物,精光动烟空。

玄猿啼深茏,白鸟戏葱蒙。

飞湍鸣金石,激溜鼓雷风。

雨濯万木鲜,霞照千山浓。

草闲长馀绿,花静落幽红。

渚烟见晨钓,山月闻夜舂。

覆溪窈窕波,涵石淘溶溶。

丹丘忽聚散,素壁相奔冲。

白日破昏霭,灵山出其东。

势排昊苍上,气压吴越雄。

回头望云卿,此恨发吾衷。

昔日萧邵游,四人才成童。

属词慕孔门,入仕希上公。

纬卿陷非罪,折我昆吾锋。

茂挺独先觉,拔身渡京虹。

斯人谢明代,百代坠鹓鸿。

世故坠横流,与君哀路穷。

相顾无死节,蒙恩逐殊封。

天波洗其瑕,朱衣备朝容。

一别凡十年,岂期复相从。

馀生得携手,遗此两孱翁。

群迁失莺羽,后凋惜长松。

衰旅难重别,悽悽满心胸。

遇胜悲独游,贪奇怅孤逢。

禽尚彼何人,胡为束樊笼。

吾师度门教,投弁蹑遐踪。

(0)

尚书都堂瓦松

华省秘仙踪,高堂露瓦松。

叶因春后长,花为雨来浓。

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

天然斯所寄,地势太无从。

接栋临双阙,连甍近九重。

宁知深涧底,霜雪岁兼封。

(0)

咏鹦鹉

牵弋辞重海,触网去层峦。

戢翼雕笼际,延思彩霞端。

慕侣朝声切,离群夜影寒。

能言殊可贵,相助忆长安。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