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赵栗夫归省吴江》
《送赵栗夫归省吴江》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入吴江一叶飞,归来游子著朝衣。

乡人始识文章贵,仕路休嫌定省稀。

宝带桥边舟汎汎,白云司里树依依。

路经震泽人应问,太史周南胡不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àoguīshěngjiāng
míng / wángào

qiūjiāngfēiguīláiyóuzhecháo

xiāngrénshǐshíwénzhāngguìshìxiūxiándìngshěng

bǎodàiqiáobiānzhōufànfànbáiyúnshù

jīngzhènrényìngwèntàishǐzhōunángu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赵栗夫归省吴江的情景。首句“秋入吴江一叶飞”,以落叶象征季节更替,暗示赵栗夫离别京城的离愁。次句“归来游子著朝衣”,写他身着官服归来,显示出其身份和归省的庄重。第三句“乡人始识文章贵”,表达了家乡人对他的文章才华的认可,揭示了他的文化地位。第四句“仕路休嫌定省稀”,劝慰他在仕途上不必过于忧虑频繁的离家,暗含对家庭与公务平衡的理解。

第五、六句“宝带桥边舟汎汎,白云司里树依依”,通过描绘宝带桥边的舟行和白云司(可能指官署)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寓示着赵栗夫即将回归的故乡景色。最后一句“路经震泽人应问,太史周南胡不归”,以路人询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赵栗夫何时再返的期待,以及对他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既表达了对赵栗夫归省的赞赏,又寄托了对友人未来仕途和家庭生活的关心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用朱希真韵寄葛主簿

闻道石壕吏,今犹夜捉人。

徒烦移簿领,何计静烟尘。

痛哭声连野,椎敲疮满身。

催科君正拙,宁不动悲辛。

(0)

闻郡中请贤老住报恩作诗赞之

夜郎佛刹接西土,谁敢招提境中住。

老贤元是住山人,拄杖无心自来去。

山中猿鹤不须惊,明朝听打禾山鼓。

鼓声新响振人天,水禽草木咸歌舞。

(0)

和赵叔清蜡梅

春入梅花村,蜡妆林影繁。

香肌冒寒立,此意为谁存。

宫额半涂黄,要为出俗韵。

不露冰雪姿,风流真素蕴。

(0)

詹阁学持国挽诗二首·其一

元祐崇三舍,词场次第开。

两科踰万士,一日见连魁。

圭璧知难售,鹓鸾独晚陪。

乱离身已老,不复梦东台。

(0)

次韵吴兴守到官见贻一首

步武初辞玉笋中,旌麾疑是到珠宫。

窗间岩岫如争入,笔下云烟洗不空。

千里喜深车后雨,一堂仁浃扇时风。

宾筵浪许陪真赏,底用蹒跚一秃翁。

(0)

次韵牧庵禅师持公见贻一首

衲底摩尼直万金,半生空探九渊寻。

波离忏罪何名罪,老可安心不见心。

碧涧寒泉流自古,斋厨煮菜味常今。

牧庵已断人牛迹,纯白何妨黑半侵。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