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经路傍古墓》
《行经路傍古墓》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古风

路傍何代墓,欲问了无因。

当日铭碑者,斯焉骨亦陈。

陵谷有回换,况乃绮罗身。

重泉一以闭,千载不复晨。

蒙密荆杞乱,纵横石兽奔。

珠襦为人取,玉体蝼蚁亲。

田狸升树啼,牧竖歌伐薪。

幽幽垄上日,靡靡草间燐。

雍门不足涕,蒿里不足呻。

恨无一杯酒,酹此泉下人。

安见千年后,谁非狐兔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路旁古墓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句“路傍何代墓”,诗人站在墓前,却无法得知墓主人所属的时代,引出对历史的追寻与困惑。接着,“欲问了无因”表达了诗人试图探寻墓主人身份的愿望,但最终发现这是一场徒劳的努力,暗示了历史的遗忘与时间的无情。

“当日铭碑者,斯焉骨亦陈。”诗人将目光投向墓碑,想象着昔日刻字之人,如今墓中已空无一物,只剩下岁月的痕迹。这一对比,凸显了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永恒。

“陵谷有回换,况乃绮罗身。”诗人进一步思考,无论是高山还是深谷,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更何况是那些曾经拥有华丽衣裳的肉体。这句话揭示了自然规律对一切生命的普遍适用性。

“重泉一以闭,千载不复晨。”诗人感叹,一旦进入地下,就永远失去了重见天日的机会,生命就此终结,时间的流逝再也无法挽回。这种对死亡的深刻理解,让人不禁感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接下来的几句“蒙密荆杞乱,纵横石兽奔。珠襦为人取,玉体蝼蚁亲。”描绘了墓地周围的荒凉景象,以及墓中物品被自然力量侵蚀的过程。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凄美,也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物质世界的无常。

“田狸升树啼,牧竖歌伐薪。”诗人通过描述墓地周边的日常活动,如田鼠在树上哀鸣,牧童唱着歌砍柴,来反衬墓地的寂静与荒凉,强调了生命的延续与死亡的对比。

“幽幽垄上日,靡靡草间燐。”这两句描绘了墓地上的夕阳与夜间的萤火虫,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悲伤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对生命短暂与死亡不可避免的感慨。

最后,“雍门不足涕,蒿里不足呻。”诗人认为,面对死亡,再多的眼泪和哀叹都是无力的,暗示了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

“恨无一杯酒,酹此泉下人。”诗人表达了自己未能为墓中之人献上一杯酒的遗憾,希望以此表达对逝者的敬意与怀念。

“安见千年后,谁非狐兔尘。”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提出疑问:千年后,又有谁能逃脱成为野兽口中的食物的命运?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整个生命的终极追问。

整首诗通过对路旁古墓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生命、死亡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杂咏下.后庭花

月满临春阁,云随张丽华。

隔江虽度曲,破国不因花。

(0)

盘洲杂韵上.斗日红

红英斗日开,暮落锦成堆。

不藉西风力,孤根委草莱。

(0)

盘洲杂韵上.红蕉

岭外花无数,分移颇历年。

破除猩血染,舒卷蜀城笺。

(0)

盘洲杂韵上.扁舟

非厌人间事,不携西子游。

聊将去越意,指此作扁舟。

(0)

盘洲杂韵上.云叶

支机何代石,风截秋云根。

一叶下人境,坐令台榭尊。

(0)

朱叔召遗文官花二绝句·其二

绿心变却初时白,紫色由来昨夜朱。

学得文官何足道,但堪花径骇僮奴。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