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十五日夜对月》
《三月十五日夜对月》全文
明 / 唐之淳   形式: 古风

春来海月圆三度,一月一圆看一处。

吴城雨落灯花稀,滁水风高花满树。

那知今夜客东昌,蓬窗坐纳星斗光。

月似两人还对影,人看三月转思乡。

乡路四千云汉外,后夜月圆何处在。

安得月圆长不亏,我身在家无别离。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三月十五日夜对月》描绘了春天里连续三个月十五的夜晚,月亮圆满如镜,诗人分别在不同地点欣赏这一景象。首句“春来海月圆三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月亮的恒常与变化,次句“一月一圆看一处”则流露出诗人对月夜美景的留连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吴城雨落灯花稀,滁水风高花满树”,通过吴城的雨夜和滁水边的花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诗人身处东昌,蓬窗独坐,仰望星空,月光洒落,照见自己孤独的身影。“月似两人还对影,人看三月转思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月亮仿佛也成了他乡愁的寄托,映照出他对家乡四千里之外的遥想。

最后两句“乡路四千云汉外,后夜月圆何处在”,诗人感叹路途遥远,不知下一次月圆时自己将身在何处,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结尾“安得月圆长不亏,我身在家无别离”更是直抒胸臆,希望能永远与家人团聚,共享月圆时光,免去离别的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为线索,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团圆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唐之淳
朝代:明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猜你喜欢

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三

公无渡河音响绝,已隔前春复去秋。

今日闲窗拂尘土,残弦犹迸钿箜篌。

(0)

演兴四首·其三闵岭中

囗群山以延想,吾独闵乎岭中。

彼岭中兮何有,有天含之玉峰。

殊閟绝之极颠,上闻产乎翠茸。

欲采之以将寿,眇不知夫所从。

大渊蕴蕴兮绝嶘岌岌,非梯梁以通险。

当无路兮可入,彼猛毒兮曹聚。

必凭托乎阻修,常儗儗兮伺人。

又如何兮不愁,彼妖精兮变怪。

必假见于风雨,常闪闪而伺人。

又如何兮不苦,欲仗仁兮托信。

将径往兮不难,久懹懹以㥄惋。

却迟回而永叹,惧大灵兮不知。

以予心为永惟,若不可乎遂已。

吾终保夫直方,则必蒙皮篻以为矢。

弦毋筱以为弧,化毒铜以为戟。

刺棘竹以为殳,得猛烈之材。

获与之而并驱,且舂刺乎恶毒。

又引射夫妖怪,尽群类兮使无。

令善仁兮不害,然后采梫榕以驾深。

收枞橞兮梯险,跻予身之飘飘。

承予步之??,入岭中而登玉峰。

极閟绝而求翠茸,将吾寿兮随所从。

思未得兮马如龙,独翳蔽于山颠。

久低回而愠瘀,空仰讼于上玄。

彼至精兮必应,宁古有而今无。

将与身而皆亡,岂言之而已乎。

(0)

送孟校书往南海

吾闻近南海,乃是魑魅乡。

忽见孟夫子,欢然游此方。

忽喜海风来,海帆又欲张。

漂漂随所去,不念归路长。

君有失母儿,爱之似阿阳。

始解随人行,不欲离君傍。

相劝早旋归,此言慎勿忘。

(0)

李廷圭藏墨诀

赠尔乌玉玦,泉清研须洁。

避暑悬葛囊,临风度梅月。

(0)

郊庙歌辞.晋朝飨乐章.四举酒

八表欢无事,三秋贺有成。

照临同日远,渥泽并云行。

河变千年色,山呼万岁声。

愿修封岱礼,方以称文明。

(0)

郊庙歌辞.享先蚕乐章.絜诚

桂筵开玉俎,兰圃荐琼芳。

八音调凤历,三献奉鸾觞。

絜粢申大享,庭宇冀降祥。

神其覃有庆,契福永无疆。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