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筵开玉俎,兰圃荐琼芳。
八音调凤历,三献奉鸾觞。
絜粢申大享,庭宇冀降祥。
神其覃有庆,契福永无疆。
桂筵开玉俎,兰圃荐琼芳。
八音调凤历,三献奉鸾觞。
絜粢申大享,庭宇冀降祥。
神其覃有庆,契福永无疆。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场庄重而隆重的祭祀仪式,诗人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祖先崇拜和祭奠活动的虔诚态度。
“桂筵开玉俎,兰圃荐琼芳”两句,设定了一种神圣与高贵的氛围。桂木制成的筵(一种供品架)上陈列着玉器,兰花盛开的园圃中呈现出琼芳(美好的花卉),这些都是祭祀时用的精致物品,象征着对祖先的尊崇。
“八音调凤历,三献奉鸾觞”则描绘了音乐与酒宴的盛况。八音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八种乐器,它们和谐地奏响,营造出一种祥瑞的气氛。而三献,即三次的祭酒礼仪,鸾觞则是古时用于祭祀的特制酒具,这些细节都展示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严肃。
“絜粢申大享,庭宇冀降祥”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絜粢,即清洁的米饭,申大享则是指进行大的祭祀仪式。庭宇,即家宅,冀降祥意在期待神灵的保佑与吉祥。
最后,“神其覃有庆,契福永无疆”表达了诗人对于神灵赐福的渴望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深切期盼。覃,是一种祭祀时查看神意的方式,有庆则是获得神明的喜悦,契福指与神明建立起福佑的联系,而永无疆,则是希望这种福佑能够长久而不间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祭祀细节的描写,传达了古人对于祖先崇拜以及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
羊城使者神仙中,苒苒叱驭凌云踪。
绣袂吾徒强掺执,解手一举南飞鸿。
君侯烜赫标肉谱,文正烈祖忠宣父。
典刑付托呼所钟,经国风规俨如故。
伤时嗟我思古人,遗直茂勋君世嗣。
春秋主盟由范氏,不战屈人从范智。
备尝世故无难易,出入淹回俱掌计。
世推汲偃似长孺,共怀下惠贤展喜。
鸟言夷面吾氓耳,岂弟公清渠自理。
声华本实警蛮貊,锋颖天然加峭利。
转粮遵海爰究度,并按三河应不避。
追车少日便还朝,首出儒林冠循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