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圻入相,赫赫三十年,依然诸葛布衣,长物只余书几箧;
遗疏忧时,拳拳数百字,洵比曲江金鉴,名言直可寿千秋。
封圻入相,赫赫三十年,依然诸葛布衣,长物只余书几箧;
遗疏忧时,拳拳数百字,洵比曲江金鉴,名言直可寿千秋。
此挽联以精炼之语,高度概括了张之洞一生的功绩与精神。上联“封圻入相,赫赫三十年”描绘了张之洞从地方要员晋升至国家重臣,其政治生涯辉煌壮丽,长达三十年。这里以“封圻”指代地方官职,“赫赫”形容其声望显赫,彰显了张之洞在政坛上的卓越成就。
下联“依然诸葛布衣,长物只余书几箧”则以诸葛亮自比,表达了张之洞虽位极人臣,但内心仍保持淡泊名利、谦逊如初的心态。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智慧和忠诚著称,此处将张之洞比作诸葛亮,赞扬了他高尚的人格和不为权力所动的品质。
接着,“遗疏忧时,拳拳数百字”描述了张之洞在临终前对国家大事的忧虑,通过一封深情厚意的遗书,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这里的“遗疏”指的是遗书或遗嘱,体现了张之洞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最后,“洵比曲江金鉴,名言直可寿千秋”是对张之洞言论的高度评价。曲江金鉴比喻其言论如同金鉴一般珍贵,能够照亮后世,永垂不朽。这句话强调了张之洞的思想和言论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赞扬了张之洞的政治成就和人格魅力,更对其对国家和社会的深远影响给予了高度肯定,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全面形象。
不是南方热,爱此有永日。
人事断经过,萧然空一室。
风惊窗外竹,声如清庙瑟。
西塘荷已花,北户枣亦实。
仕途非所长,进寸辄退尺。
所以入市朝,愁苦甘首疾。
谪来已九年,底事无忧色。
山林兴甚长,湖海情何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