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题·其一》
《偶题·其一》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人生忧患始于名,旦喜无闻过此生。

却得少年耽酒力,读书学剑两无成。

(0)
注释
人生:指人的生活和经历。
忧患:忧虑、困扰。
始于:开始于。
名:名声、名誉。
旦:如果,一旦。
喜:欢喜,此处指希望。
无闻:无声无息,不被提及。
过此生:度过这一生。
却:转折,然而。
少年:青年时期。
耽:沉溺,过度。
酒力:饮酒的能力,此处指沉迷于饮酒。
读书:学习文化知识。
学剑:习武,学习剑术。
两无成:两者都没有成就。
翻译
人生的忧虑源自于名声,如果能一生不被批评声包围那该多好。
然而我却在年轻时沉溺于饮酒,既未能完成学业,又未能练就武艺。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感慨。首句"人生忧患始于名",揭示了人们常常因为追求名声而陷入忧虑和困扰,暗示了名利场上的纷扰与痛苦。接着的"旦喜无闻过此生",则流露出诗人对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向往,希望过一种默默无闻、平静度日的生活。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放弃青春的热情,"却得少年耽酒力",透露出他在少年时期曾沉溺于饮酒,可能是借酒消愁或寻求片刻的放纵。但这种行为并未带来实质的成就,"读书学剑两无成",意味着他在学术和武艺上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反思,既有对名利的厌倦,也有对青春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未能在重要领域有所建树的遗憾。辛弃疾以这样的方式展现了他复杂而深沉的人生观。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左传》引上国言

不索何获。

(0)

虎溪三笑图

境缘心妄起,心悟境自忘。

三老同一笑,物我两茫茫。

月照清溪水,风散白莲香。

无端一笑已,千古笑何长。

(0)

忆别曲

来时蘼芜青,归时蘼芜黄。

杨柳萧瑟鸣蜩螳,帖帖高翻雁南翔。

雁南翔,怀故乡,夫君远在娄之阳。

玉壶青丝唱窈窕,荷花落日棹相将。

(0)

虎丘山送友人

别君虎丘山,归云如鸦松树间。

山公聚石坐说法,白虎台前去复还。

至今台上金精伏,清气潇潇满林谷。

城中之人岂解事,但见寒泉绕岩木。

君行慎勿停吴舠,修名要与山齐高。

酒酣君去我亦别,后夜山头望明月。

(0)

东湖秋月

明月高悬万古愁,东湖碧水一天秋。

倦游老子归来后,夜夜清光照白头。

(0)

雪夜冰琴诗为邓静春赋

峄阳孤桐坚如铁,石上蟠根饱风雪。

何年雷电驱六丁,曾入深山取蛟蠥。

霹礰击碎馀孙枝,流落尘寰知几劫。

卓哉至宝斲斯器,声满乾坤擅奇绝。

雪光照夜三尺冰,落指飞泉响云穴。

霜空湛碧来西风,老鹤孤鸣下天阙。

余生两耳获亲赏,所恨黔驴惟技拙。

小斋人静月窥窗,古瓶水暖梅□香。

拂衣再拜□君操,恍然挈我天游乡。

茫茫是身非已有,块坐俄惊柳生肘。

九原大叫伯牙醒,一洗雷同世间手。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