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杜清甫丈九十矣而矍铄如少年曾忆白香山赠裴淄州云九十不衰真地仙因倚起语寿之》
《杜清甫丈九十矣而矍铄如少年曾忆白香山赠裴淄州云九十不衰真地仙因倚起语寿之》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九十不衰真地仙,姓名无忝杜延年。

围棋纵负人人墅,卖药能宽处处田。

春暖弦歌秦女巷,午晴诗画米家船。

携来鸠杖那防噎,赠得羊裘不肯穿。

自剔残灯书小令,旋烹新茗结清缘。

惟应蓟子摩铜狄,见尔垂髫学数钱。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题为《杜清甫丈九十矣而矍铄如少年曾忆白香山赠裴淄州云九十不衰真地仙因倚起语寿之》。诗中描绘了一位九旬老人杜清甫依然精神焕发,犹如少年般健朗,与唐代诗人白居易赠予裴淄州的诗句“九十不衰真地仙”相呼应,表达了对杜清甫长寿且精神饱满的赞美。

首联“九十不衰真地仙,姓名无忝杜延年。”开篇即点明主题,以“地仙”喻指杜清甫的长寿与精神状态,同时强调其名实相符,如同杜延年一般,体现了对杜清甫长寿健康的敬佩之情。

颔联“围棋纵负人人墅,卖药能宽处处田。”通过围棋和卖药两个场景,展现了杜清甫虽在棋艺上可能有所不足,但其生活态度豁达,乐于助人,卖药宽慰乡邻,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智慧。

颈联“春暖弦歌秦女巷,午晴诗画米家船。”描绘了杜清甫在春日里享受音乐与诗歌的美好时光,以及午后的宁静时刻,仿佛置身于一幅米芾风格的山水画卷之中,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艺术的追求。

尾联“携来鸠杖那防噎,赠得羊裘不肯穿。”通过杜清甫使用鸠杖(拐杖)和拒绝穿着羊裘(一种保暖衣物),暗示他不拘泥于物质享受,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自由与精神的满足。

最后两联“自剔残灯书小令,旋烹新茗结清缘。”描述了杜清甫夜晚独自挑灯书写小令,随后泡制新茶,结交清雅之友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他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和高洁的人格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杜清甫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赞颂了他的长寿与精神状态,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以及淡泊名利、自由洒脱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内阁阶砌牡丹为宣庙赐植三首·其二

朝罢繁香玉一丛,鸣珂径转碧朣胧。

天家不羡秾华气,璧府全消贵近风。

寡和九重金阙迥,同枝百尺玉桥东。

碧纱何处名花友,得似丹心向日红。

(0)

建昌塔水铺阻雨

渺渺孤烟驿路斜,寒风吹雨湿平沙。

雁声屈指三千里,马足留人数口家。

岸畔嘻啼环稚子,篱边历落尚黄花。

仆夫半枕炉前饭,愁绝青枫入暮鸦。

(0)

初冬同诸子载酒白云洞五首·其一

幽兴泠然似子猷,还同飞雪满扁舟。

直疑海蜃珍珠箔,未逊仙家白玉楼。

霢霢常悬呼雨鹜,霏霏肯听唤晴鸠。

不知深谷为陵日,此地将无到十洲。

(0)

秋日题画

叠嶂多秋色,柔风木叶飘。

忘机于治乱,得趣在渔樵。

似赴村前黍,还闻楼外箫。

听空解忘味,镇日步溪桥。

(0)

辛未元日

圣主新开泰,龙兴在四年。

五云同捧日,万国共朝天。

接踵夔龙后,赓歌舜禹前。

讲衣香气满,长挹御炉烟。

(0)

出山示诸子并别社好里父九首·其七

鸟飞咸有托,吾亦爱吾乡。

市店鱼虾美,朋尊兰杜芳。

随潮归棹满,步月踏歌狂。

却忆春多雨,能无忧稻梁。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