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萱不种兰,自谓忧易忘。
绿叶何萋萋,春愁更茫茫。
古人有虚语,名实未必当。
南箕与北斗,灿烂空成章。
种萱不种兰,自谓忧易忘。
绿叶何萋萋,春愁更茫茫。
古人有虚语,名实未必当。
南箕与北斗,灿烂空成章。
这首诗名为《种萱》,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诗中以种萱为引子,探讨了名实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忧愁与遗忘的理解。
“种萱不种兰,自谓忧易忘。” 开篇即以种萱与种兰对比,表达了一种自我安慰的心态,认为种萱可以轻易地忘记忧愁。萱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忧愁,而兰花则被视为高洁之物,这里通过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绿叶何萋萋,春愁更茫茫。” 接着描绘了萱草生长的情景,绿叶繁茂,却伴随着更深的春愁。这里的“春愁”不仅指季节性的哀愁,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忧郁。
“古人有虚语,名实未必当。” 这一句直抒胸臆,指出古人的话可能并不完全真实,名与实之间往往存在差距。诗人在这里反思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人们追求的名声与实际获得的结果并不总是一致的。
“南箕与北斗,灿烂空成章。” 最后两句以天象比喻,南箕和北斗虽然璀璨夺目,但最终只是徒增华丽,没有实质意义。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追求的一种隐喻,提醒人们在追求名利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在的价值与意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名实关系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吾宗孙子云鹤仙,荷衣蕙带神飘然。
朝吟屈子远游赋,夜诵庄生秋水篇。
五湖风月穷清赏,青雀为舻桂为舫。
二女祠前听凤箫,小孤舟北闻渔榜。
归来匹马逐嫖姚,环佩锵锵近九霄。
承恩日侍金銮殿,卜筑还依朱雀桥。
桥头流水清如玉,杨柳青青映书屋。
照座虽无鄂渚花,当庭亦种沅湘竹。
沅湘竹色报春迟,文玉疏疏只数枝。
客去每凭诗作伴,朝回偏与静相宜。
卜筑不雕亦不画,厅事门前仅旋马。
高题汉篆名可居,君作其中可居者。
人生出处本无端,坎止流行信可安。
君不见长安甲第连云起,赢得人间图画里。
神工剪水寒凝指,南浦颓云吹不起。
王郎气酣走马去,三尺龙泉拂流水。
玉壶愁破酒如兵,鹅管呜呜咽不鸣。
幽红啼露香凝幕,蜀锦缝衣寄君着。
象床醉卧紫氍毹,凤简封题草字书。
北树南云一千里,愿携径尺托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