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纶知是忝,剖竹信为荣。
才薄官仍重,恩深责尚轻。
昔徵从典午,今出自承明。
凤诏休挥翰,渔歌欲濯缨。
还乘小艛艓,却到古湓城。
醉客临江待,禅僧出郭迎。
青山满眼在,白发半头生。
又校三年老,何曾一事成。
重过萧寺宿,再上庾楼行。
云水新秋思,闾阎旧日情。
郡民犹认得,司马咏诗声。
掌纶知是忝,剖竹信为荣。
才薄官仍重,恩深责尚轻。
昔徵从典午,今出自承明。
凤诏休挥翰,渔歌欲濯缨。
还乘小艛艓,却到古湓城。
醉客临江待,禅僧出郭迎。
青山满眼在,白发半头生。
又校三年老,何曾一事成。
重过萧寺宿,再上庾楼行。
云水新秋思,闾阎旧日情。
郡民犹认得,司马咏诗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重到江州感旧游题郡楼》。从内容来看,诗中描述了诗人重回江州,重游旧地,触发了一系列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掌纶知是忝,剖竹信为荣”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能有所自知,同时也明白到自己在政治上的立场和行为值得骄傲。这两句话既显示出诗人的自信,也透露出他对自身政治地位的认知。
接着“才薄官仍重,恩深责尚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能和所担任职务之间的矛盾。尽管他的才能有限,但所担负的官职却不轻,这反映出诗人的谦虚以及对责任的认知。
中间几句“昔徵从典午,今出自承明。凤诏休挥翰,渔歌欲濯缨”则是说过去和现在工作上的变化,从官府到私人书房,诗人的身份也随之转变,从公务文书到个人文学创作,这些都是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述。
“还乘小艛艓,卻到古湓城。醉客临江待,禅僧出郭迎”则是描绘诗人重游旧地的情景,小船归航,最终回到古老的城市,甚至有醉客在江边等候,有和尚从城中出来迎接,这些细节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同时也显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青山满眼在,白发半头生。又校三年老,何曾一事成”则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诗人面对青山绿水,感慨自己的白发如霜,岁月匆匆,而自己似乎并没有什么伟大的事迹成就。
最后,“重过萧寺宿,再上庾楼行。云水新秋思,闾阎旧日情”则是诗人继续他的旅程,又一次经过萧寺小住,然后再次登上庾楼。这两处都是诗人常去的地方,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往昔情感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记忆的珍视,以及在岁月流转中,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
阳城少尹才且贤,佐邑三载名流传。
相逢尽道是青天,恶少豪徒不敢前。
松庭人静春草芊,邑中老幼高枕眠。
政成奏绩来日边,声光赫赫谁能先。
冢宰见之呼少连,大书上考朝廷宣。
长安雪梅开早年,手捧尺檄别我还。
城馆寒灯开夕筵,银河挂窗山月偏。
欲醉不醉心茫然,天明一笑上马去,他日重逢赤黻悬。
月明流夕光,零露白湛湛。
饥食野田草,困息山石阴。
物性有固然,卫生良已深。
不见虞人罝,肃肃施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