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孤灯独掩扉,客愁长与故山违。
一官自笑莱芜甑,九月谁怜薜荔衣。
龙卧合吟梁父去,凤衰莫遣楚狂讥。
南鸿不见云中度,魂断天涯尺素稀。
细雨孤灯独掩扉,客愁长与故山违。
一官自笑莱芜甑,九月谁怜薜荔衣。
龙卧合吟梁父去,凤衰莫遣楚狂讥。
南鸿不见云中度,魂断天涯尺素稀。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客中书怀兼忆舍弟宗齐》描绘了诗人在异地他乡,独自面对细雨孤灯的场景,内心充满客居的愁绪和对故乡的思念。"细雨孤灯独掩扉",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夜晚的孤独,门扉轻轻掩上,仿佛将外界的纷扰隔绝在外。
"客愁长与故山违",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客居的愁苦如同与故乡的距离般漫长而无法逾越。接下来,诗人自嘲为官微薄,生活简朴,以"莱芜甑"(比喻生活清贫)自比,流露出对仕途的感慨。
"九月谁怜薜荔衣",薜荔衣象征着清高和不得志,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官场的无奈和无人理解的境遇。"龙卧合吟梁父去",暗指自己虽有才华却不得施展,只能像卧龙一般隐忍,渴望能如诸葛亮那样施展抱负。
"凤衰莫遣楚狂讥",凤衰比喻自己的衰老和才情衰退,担心会遭受像楚狂接舆那样的嘲笑。最后一句"南鸿不见云中度,魂断天涯尺素稀",借南飞的大雁寄托对远方弟弟的思念,感叹音信稀少,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仕途的失意以及对亲情的深深挂念。
去家无十里,过岭即他乡。
避地身三到,伤时泪数行。
高檐齐古树,新屋背斜阳。
我欲相邻住,青山志未偿。
事亡如存死如生,以诚则著著乃形。
二字貌出孝子诚,晓然如见亲在庭。
有人念母愁思凝,终日如痴呼不醒。
自云所见政如此,触物有感皆分明。
山形作我枕扇清,风叶舞我莱衫轻。
江芦千株白皎皎,尚想鹤发垂星星。
入户宛然闻忾息,恍惚欲下来举觥。
始知至孝无间断,圣人所以见墙羹。
譬如忠信纯熟者,立则参前坐倚衡。
然而存著亦非真,能于吾母用吾情。
所见皆从所念得,初非刻木外经营。
虽然铭镂在中扃,何待扁榜垂丹青。
要令目击助心想,不然安得名吾亭。
平生有意,把六经膏泽,人人沾受。
白被子明康节辈,浪说乘除先后。
遇合一时,英雄千古,谁是高强手。
蹉跎岁晚,临风浩然搔首。
今但入梦青山,云溪深处,烟月生怀袖。
宿有十年萧散愿,此段功缘须就。
因忆坡公,仇池有约,莫误归时候。
今朝对酒,歌此与君为寿。
电阙驱神骏,铁棰起痴蛟。
木鸣山裂盛夏,白昼野魖号。
急上瑶庭深处,为问龙君何怒,抉破古天河。
日华开绚采,雨意属诗豪。与君来,蜚玉佩,斩觚瓢。
纤流沈羽,借我万斛沸银涛。
醉拍满缸香雪,写竭一池浓墨,逸气正飘飖。
何事谪仙子,归去续松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