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碛迥塞云低,苜蓿秋来长作齐。
何处戍楼羌笛奏,雁行惊起日将西。
黄沙碛迥塞云低,苜蓿秋来长作齐。
何处戍楼羌笛奏,雁行惊起日将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充满了苍凉与壮美之感。首句“黄沙碛迥塞云低”以“黄沙”和“迥塞”勾勒出边疆的辽阔与荒凉,而“云低”则暗示了边塞的险峻与遥远。接着,“苜蓿秋来长作齐”一句,通过秋天生长茂盛的苜蓿,展现了边塞独特的自然风貌,同时也隐含着边民生活的艰辛与坚韧。
“何处戍楼羌笛奏,雁行惊起日将西”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戍楼上的羌笛声,悠扬而哀婉,仿佛在诉说着边关将士的思乡之情和对和平的渴望。而“雁行惊起日将西”,既描绘了雁群在夕阳中飞过的画面,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和战争的无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战士们内心的复杂情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夜梦鄱江清,晓踏鄱阳县。
云涛著眼新,还疑梦中见。
寒声彭蠡合,冻色庐峰现。
时方冬气深,水缩川原变。
连沙突堆阜,派港分组练。
萧萧蓬鬓风,瑟瑟葭丛霰。
奇观信幽绝,领略殊未遍。
何当烟艇高,载我行镜面。
二难今胜流,爱客移清燕。
饮酣生泰和,语妙融交战。
衰迟百不堪,一快天与便。
回筇晚霁中,路压沧浪转。
波光似留人,随裾荡华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