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落石岩,悬流不一足。
飞为光上下,散作波漩澓。
幽室据峭茜,回环俯溪谷。
嵚崟拥阶砌,清华映林木。
尘襟既云涤,春事日以淑。
却似青芙蕖,调御钵中郁。
引水落石岩,悬流不一足。
飞为光上下,散作波漩澓。
幽室据峭茜,回环俯溪谷。
嵚崟拥阶砌,清华映林木。
尘襟既云涤,春事日以淑。
却似青芙蕖,调御钵中郁。
这首诗描绘了水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态变化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诗人以“引水落石岩,悬流不一足”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水流从高处落下,形成悬瀑的壮观景象。接着,“飞为光上下,散作波漩澓”两句,描述了水流在空中飞溅出光芒,落入水面后激起层层波纹,生动展现了水的动态美。
“幽室据峭茜,回环俯溪谷”则转向对室内环境的描写,通过“幽室”、“峭茜”等词,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暗示了水与室内空间的和谐共存。“嵚崟拥阶砌,清华映林木”进一步描绘了水在台阶和树木上的流动,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立体,同时也体现了水的清澈与生机。
最后,“尘襟既云涤,春事日以淑”表达了水能净化心灵,带来春天般的美好感受,寓意深远。而“却似青芙蕖,调御钵中郁”则以荷花为喻,强调了水在不同情境下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如同调和万物的钵中之物,充满生机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的不同形态和环境影响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之力,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