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观鸿都安在哉,壁经犹怯祖龙灰。
椎轮有事驱铜辇,宝轴何人擅玉台。
明月珠分隋掌玩,结风衣称楚腰裁。
六朝芳草皆销歇,空隐西园游上才。
甲观鸿都安在哉,壁经犹怯祖龙灰。
椎轮有事驱铜辇,宝轴何人擅玉台。
明月珠分隋掌玩,结风衣称楚腰裁。
六朝芳草皆销歇,空隐西园游上才。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名为《客赠昭明文选玉台新咏二书山中循览率尔成诗》。诗中充满了对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的感慨。
首联“甲观鸿都安在哉,壁经犹怯祖龙灰”,以“鸿都”象征古代的文化中心,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文化的怀念,同时“壁经犹怯祖龙灰”则暗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文化被破坏的忧虑。
颔联“椎轮有事驱铜辇,宝轴何人擅玉台”,通过“椎轮”和“铜辇”的对比,以及“宝轴”与“玉台”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交通工具与珍藏之物的奢华与珍贵,同时也暗示了权力与财富的象征意义。
颈联“明月珠分隋掌玩,结风衣称楚腰裁”,运用“明月珠”与“结风衣”的意象,分别象征着珍贵的珠宝与华丽的服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人物或故事的追忆。
尾联“六朝芳草皆销歇,空隐西园游上才”,以“六朝”代表历史的更迭,通过“芳草销歇”与“空隐西园”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才华横溢之士的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文化典籍、自然景象及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醉心问杯斝,嵇阮何纷纷。
爱竹必种竹,未尝知此君。
我有竹斋西头,三竿两竿鸣早秋。
春风蜕尽萚龙去,暮雨飘零鸾凤愁。
只今石压笋斜出,坏竹参差抱拳石。
幽人高洁无纤尘,胸有成竹干青旻。
竹林酒徒徒纵饮,但能沉醉非天真。
虚堂长日清阴坠,磔磔山禽叫空翠。
其中何可无我吟,刻尽琅玕千个字。
一往冥心山水音,十载浮湛曲糵事。
高梧满天蕉满窗,虽无片竹多幽思。
天然竹笑我亦眠,不知竹与我谁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