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僧》
《赠僧》全文
宋 / 李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坐夏灵岩又欲回,庵扉闻枕蠡塘开。

经房不锁书棂坏,几点浮萤照绿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即将离开灵岩山寺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

首句“坐夏灵岩又欲回”,点明了地点和事件,即僧人在灵岩山度过了一个夏季的修行生活后,即将返回。这里的“坐夏”是中国佛教中的一种传统,指在特定季节内集中进行禅修和学习佛法。“又欲回”则暗示了僧人可能不止一次经历这样的循环,体现了其对修行生活的执着与虔诚。

第二句“庵扉闻枕蠡塘开”,描述了僧人即将离开时的环境氛围。庵扉,即寺庙的小门;蠡塘,这里可能是指小河或池塘。这句诗通过“闻”和“开”的动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离别感的场景,仿佛整个环境都在为僧人的离去做着准备。

第三句“经房不锁书棂坏”,进一步展现了寺庙内的景象。经房是存放佛经和其他宗教文献的地方,不锁门则表明了寺庙内对知识和智慧的开放态度,以及对修行者自由探索精神的尊重。书棂坏,可能是指书架上的书籍或木料因年代久远而有所损坏,但这种自然的老化反而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一句“几点浮萤照绿苔”,以生动的细节收尾。浮萤,即飞舞的萤火虫,在夜晚为寺庙增添了一抹微光。绿苔,则是寺庙静谧环境中的一处点缀,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和谐。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寂寥的画面,表达了对僧人即将离开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佛法与自然界的深刻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僧人修行生活的片段,也传达了对自然、佛法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充满了禅宗的意境和哲理。

作者介绍

李龏
朝代:宋   字:和父   号:雪林   籍贯:宋平江府吴江

宋平江府吴江人,字和父,一字仲甫,号雪林。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猜你喜欢

自蒲涧入濂泉寺作

阴阴灌木夹山蹊,入石穿泉路易迷。

虎去未寒苔上迹,蝉来忽断竹间嘶。

蒲根可食因多节,叶背堪书为少泥。

不雨水帘成滴沥,梦魂消绝寺楼西。

(0)

送孙少参

翩翩旌节向金衢,良马徘徊为彼姝。

香浦又添沉水物,青鸾频返夜光珠。

三年德政同西蜀,五郡妪歌是大夫。

涕泣自知难借寇,崧台趋送到南禺。

(0)

端州逢某使君赋赠

三江东作一江流,西水微茫汝欲愁。

使者龙荒虚岁月,先公马鬣未松楸。

身为乔木多连理,家与昆崙在上头。

努力当年开府业,二难声望满炎州。

(0)

南海庙作·其三

扶桑影逐海云过,蜃物春来变怪多。

日暖羊城来士女,月明龙户有笙歌。

家家水帝祠南海,岁岁天朝使暹罗。

汉将神灵铜鼓在,风吹音响满沧波。

(0)

南海庙作·其二

南越人祠尽祀融,章丘平处有行宫。

三江水到扶胥大,万里天归涨海空。

潮汐旧从狮口入,帆樯新与虎门通。

天留一岛苍茫外,可惜田横事不终。

(0)

石滩舟中眺望

东樵西望是南樵,四面芙蓉海上标。

蜃气春晴多作市,鸡声夜静始催潮。

离支十里云常暖,瀑布三秋雪不消。

红翠相迎过洞口,寻仙且系木兰桡。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