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海庙作·其三》
《南海庙作·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扶桑影逐海云过,蜃物春来变怪多。

日暖羊城来士女,月明龙户有笙歌。

家家水帝祠南海,岁岁天朝使暹罗。

汉将神灵铜鼓在,风吹音响满沧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海庙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首句“扶桑影逐海云过”,以“扶桑”象征东方日出之地,通过“影逐海云过”的动态描绘,展现出日出时分海面上光影交错的壮丽景象。接下来,“蜃物春来变怪多”则以“蜃”(海市蜃楼)为意象,描绘春天到来时,海面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奇异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变幻莫测的氛围。

“日暖羊城来士女,月明龙户有笙歌”两句,分别从日间和夜间两个时间维度展现了南海庙周边的热闹场景。日间,阳光温暖,羊城(广州别称)的市民纷纷前来庙宇参拜祈福;夜晚,月光皎洁,龙户(可能指庙宇附近或与之相关的区域)传来阵阵笙歌声,渲染出一种祥和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氛围。

“家家水帝祠南海,岁岁天朝使暹罗”则进一步点明了南海庙与当地居民以及更广阔地域之间的联系。诗句中提到家家户户都供奉着南海水神,每年还有使者前往暹罗(今泰国)进行交流或祭祀活动,体现了南海庙作为地方信仰中心,不仅服务于本地社区,还与更广泛的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和宗教联系。

最后,“汉将神灵铜鼓在,风吹音响满沧波”以“汉将神灵铜鼓”为象征,暗示南海庙与古代历史的深厚渊源,铜鼓的声音在风中回荡,仿佛穿越时空,将古老的故事与传说带入现代,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感与神秘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南海庙及其周围环境的独特魅力,以及与历史、文化、自然的紧密联系,是一幅生动的历史文化画卷。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沁园春.和伍子严避暑二首·其一

雨接梅霖,风祛槐暑,麦天已秋。

正榴燃红炬,枝头色艳,荷翻绿盖,池面香浮。

心景俱清,身名何有,且向忙中早转头。

尘劳事,枉朝思夕计,细虑深谋。悠悠。不复徼求。

但安分、随缘休便休。

纵官居极品,徒为美玩,家称钜富,未免闲愁。

遇酒开颜,逢欢乐意,有似木人骑土牛。

从他笑,看一朝解悟,八极遨游。

(0)

简同行翁灵舒

久晴滩碛众,舟楫后先行。

终日不相见,与君如各程。

水禽多雪色,野笛忽秋声。

必有新成句,溪流合让清。

(0)

中子山作

城郭经寒近佛生,偶来高顶作山行。

竹房冷落无僧在,独倚阑干听晚莺。

(0)

游白云山

半生心事澹悠悠,应乐高卧白云稠。

青山影里春酲解,黄雀声中午梦休。

好景随处堪行乐,浮世何人免得愁。

(0)

和李梅南见寄十四韵

公归乎山中,袖藏经济策。

恨不云龙游,相从老樵石。

樵溪酿泉甘,樵谷嘉禾殖。

诗垒压刘曹,酒国并秦越。

与其千户侯,何如千亩漆。

文星耿在目,龙门兮咫尺。

天风堕珠玑,捧玩手不释。

斧钺太森严,句法尤峭拔。

奈何士也贱,至宝道傍掷。

平生钓鳌手,烹鲜抑何屑。

箪食与豆羹,岂足动颜色。

閒愁恼吟肠,义利自为敌。

相逢开口笑,无怨亦无德。

(0)

寄夹山芳别圃

本来包却太虚空,万象森罗立下风。

假使悠悠千百世,圣人复出此心同。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