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江南客,还吴东复西。
潮贪两溪尽,云截众山齐。
舟楫无空日,楼台半上梯。
桐庐隐君子,应笑只留题。
三载江南客,还吴东复西。
潮贪两溪尽,云截众山齐。
舟楫无空日,楼台半上梯。
桐庐隐君子,应笑只留题。
这是一首充满生动画面和深情寄托的山水田园诗。诗人以三载江南客的身份,表达了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和游子的离愁。
"潮贪两溪尽,云截众山齐"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潮汐吞没了两岸的溪流,云雾缭绕在众多山峦之间,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把握。
"舟楫无空日,楼台半上梯"则写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舟楫不绝,意味着来往频繁,时间充实;而楼台半上梯,则是说诗人常在楼台之间穿行,既表现了诗人对高远处所的向往,也反映出他内心的不安与漂泊。
"桐庐隐君子,应笑只留题"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逸士情怀和超脱态度。桐庐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居之地,这里被用来形容一个隐逸的君子的生活状态;而“应笑只留题”则表明诗人对世事的看破与放下,只是在自然山水间留下一两句诗作为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桐花丝雨。念相逢又别,羽书三楚。
一自我、归卧江南,只灯暗竹窗,梦魂来去。
报道鸣珂,渡鸭绿、星飞使部。
早回骖凤邸,锦筝红友,月华生处。吟鞭此时见否。
正雕阑坠叶,冷凝金虎。
忍独自、开了柴门,伴芦雁迎寒,柳蝉辞暑。
回首西山,肯记忆、破衫装絮。
莫因循、半载为期,禁烟百五。
野渡莺疏,官亭柳密,春归犹未还家。
碧窗灯暗,半阁冷纹纱。
游倦菱塘人少,正画楼、愁满天涯。
云横断,乡园信杳,江树日初斜。
麦秋风雨夜,客厨齑淡,尝遍王瓜。
况旗青阑赤,歌远樽赊。
望极烟迷水曲,立昏黄、数尽栖鸦。
忧来处,谁能解此,空寄女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