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桐庐邑二首·其二》
《过桐庐邑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张景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三载江南客,还吴东复西。

潮贪两溪尽,云截众山齐。

舟楫无空日,楼台半上梯。

桐庐隐君子,应笑只留题。

(0)
翻译
我在江南作了三年的客人,现在又要回到吴地,东奔西走。
江潮贪婪地吞没了两条溪流,云层整齐地切割着众山的轮廓。
每天都有船只忙碌,楼阁几乎要被人们登梯一半。
住在桐庐的高人,想必会笑我只留下题诗而已。
注释
三载:三年。
江南:指江南地区。
客:客人。
还:返回。
吴:古地名,这里指吴地。
东复西:东奔西走。
潮贪:江潮贪婪。
两溪:两条溪流。
尽:填满,淹没。
云截:云层切割。
众山:众多的山峰。
齐:整齐。
舟楫:船只和桨。
无空日:每天都忙碌。
楼台:楼阁。
半上梯:几乎被人们登梯占据了一半。
桐庐:地名,在浙江,以隐士多而闻名。
隐君子:隐居的贤人。
应笑:想必会笑。
只留题:只留下题诗作为纪念。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生动画面和深情寄托的山水田园诗。诗人以三载江南客的身份,表达了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和游子的离愁。

"潮贪两溪尽,云截众山齐"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潮汐吞没了两岸的溪流,云雾缭绕在众多山峦之间,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把握。

"舟楫无空日,楼台半上梯"则写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舟楫不绝,意味着来往频繁,时间充实;而楼台半上梯,则是说诗人常在楼台之间穿行,既表现了诗人对高远处所的向往,也反映出他内心的不安与漂泊。

"桐庐隐君子,应笑只留题"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逸士情怀和超脱态度。桐庐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居之地,这里被用来形容一个隐逸的君子的生活状态;而“应笑只留题”则表明诗人对世事的看破与放下,只是在自然山水间留下一两句诗作为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张景脩
朝代:宋

张景脩,字敏叔,常州(今属江苏)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神宗元丰末知饶州浮梁县(《石林诗话》卷中)。后两为宪漕,五典郡符,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官终祠部郎中,年七十馀卒。有《张祠部集》,已佚。事见《中吴纪闻》卷三。今录诗二十七首。
猜你喜欢

解连环.用武曾韵送孙恺似还嘉定

桐花丝雨。念相逢又别,羽书三楚。

一自我、归卧江南,只灯暗竹窗,梦魂来去。

报道鸣珂,渡鸭绿、星飞使部。

早回骖凤邸,锦筝红友,月华生处。吟鞭此时见否。

正雕阑坠叶,冷凝金虎。

忍独自、开了柴门,伴芦雁迎寒,柳蝉辞暑。

回首西山,肯记忆、破衫装絮。

莫因循、半载为期,禁烟百五。

(0)

满庭芳.迟家信不至

野渡莺疏,官亭柳密,春归犹未还家。

碧窗灯暗,半阁冷纹纱。

游倦菱塘人少,正画楼、愁满天涯。

云横断,乡园信杳,江树日初斜。

麦秋风雨夜,客厨齑淡,尝遍王瓜。

况旗青阑赤,歌远樽赊。

望极烟迷水曲,立昏黄、数尽栖鸦。

忧来处,谁能解此,空寄女儿花。

(0)

更漏子

梨花深,桃叶遍。家住横塘路半。鱼浪白,燕泥红。

都残昨夜风。玉缸香,春酒碧。还向檐前惊惜。

临晓镜,镇长思。花开鬓又丝。

(0)

南乡子.卧佛寺

乱石拥山田。行遍凉沙不见泉。

驱马独来林际寺,金仙。也倦津梁尽日眠。

古柏翠笼烟。新月如弓乍引弦。

何处霜钟声断续,诸天。尚有藤萝绝壁悬。

(0)

钓船笛·其一渔庵

烟际结茅庵,芦翠蓼红为壁。

晒网恰如帘挂,蔽下春斜日。

晚来波定月华圆,乘醉学吹笛。

搅得眠鸥不睡,早飞来一只。

(0)

行香子.寄朱文盎

玄武门边。朱雀桥边。镇相依、藤帽丝鞭。

槐黄促别,早隔华年。又杜鹃啼,海棠落,一春残。

云冷鸿天。浪杳鱼天。十三行、锦字谁传。

毵毵雉尾,归思应牵。算不如侬,移钓艇,就鸥眠。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