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际结茅庵,芦翠蓼红为壁。
晒网恰如帘挂,蔽下春斜日。
晚来波定月华圆,乘醉学吹笛。
搅得眠鸥不睡,早飞来一只。
烟际结茅庵,芦翠蓼红为壁。
晒网恰如帘挂,蔽下春斜日。
晚来波定月华圆,乘醉学吹笛。
搅得眠鸥不睡,早飞来一只。
这首清代诗人龚翔麟的《钓船笛(其一)渔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渔夫在烟雾缭绕的江边搭建了一个简陋的茅庵,庵内装饰以翠绿的芦苇和红色的蓼草,犹如天然的壁画,显得质朴而清新。诗人将渔网比喻为悬挂在半空中的帘子,巧妙地遮挡了春日斜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傍晚时分,水面平静,月光皎洁,诗人借着酒意,拿起笛子吹奏起来。他的笛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连栖息的鸥鸟都被惊醒,不得不提早飞走。这句“搅得眠鸥不睡,早飞来一只”不仅写出笛声的魅力,也透露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心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渔夫生活的恬淡与惬意,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具有浓厚的田园诗情。
药房深、邻娃学绣,綵绷杏轴初展。
横枝待补双栖乌,拈起翠针情倦。曾瞥见。
早避入、金鹅屏背藏娇面。雕镂架浅。
遮不住全身,画裙拖处,藕覆露猩点。
长廊静,花漏残阳一线。回阑十二行遍。
绯桃径窄无人过,芳意都含斜盼。罗袖茜。
怪双敛、低垂未易抬香腕。红蔷刺罥。
试说与云松,赚伊将手,扶起鬓钗燕。
玉映风标,看濯濯、有如春柳。
爱吾庐、投竿矶渚,漫同渔叟。
勾漏山中丹九转,沧浪亭畔诗千首。
问年来、松菊可曾荒,君曰否。有司马,凌云手。
更邹衍,谭天口。总不如归向,灞陵偕妇。
客到任看墙外竹,独吟且尽床头酒。
忆从前、裘马少年场,同刍狗。
君不见,坂上车,江头楫。恁消磨、古今豪杰。
断岸横流,铜驼不锁瑶台月。
秋风夜吼,更吹来、楚宫秦阙。
叹人生,能几何,多半是,伤离别。灞桥柳、年年空折。
露白园荒,武陵人去谁家笛。
江天又早,塞鸿飞、芦花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