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遇乐.七夕司农公招饮观演刘项诸剧和原韵》
《永遇乐.七夕司农公招饮观演刘项诸剧和原韵》全文
清 / 汪懋麟   形式: 词  词牌: 永遇乐

金井飘梧,银河填羽,嫩凉时节。

贺老弹丝,秦宫按舞,此境真天设。

英雄咤叱,美人袅娜,梦醒半钩秋月。

试回头、看西风残照,楚汉一般宫阙。

不如饮酒,信陵作达,万事安吾才拙。

争似尚书,文章游戏,未老三千发。

当筵谱曲,雪歌红唱,欧晏风流重接。

羡此夕、香浓酒酽,旅怀都歇。

(0)
鉴赏

这首《永遇乐》词,由清代词人汪懋麟所作,描绘了一幅七夕佳节,司农公宴请宾客,观赏刘项等历史人物戏剧表演的场景。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了浓厚的历史感与浪漫情怀。

开篇“金井飘梧,银河填羽,嫩凉时节”,以金井梧桐、银河繁星、初秋微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为整个场景定下了基调。接下来,“贺老弹丝,秦宫按舞”两句,通过引用古代音乐家贺老和秦宫中的舞蹈,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英雄咤叱,美人袅娜,梦醒半钩秋月”三句,将英雄的豪情壮志与美人的柔情蜜意交织在一起,通过“咤叱”与“袅娜”的对比,展现了不同角色的鲜明个性。而“梦醒半钩秋月”则以月色的朦胧,暗示了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

“试回头、看西风残照,楚汉一般宫阙”一句,通过“西风残照”与“楚汉宫阙”的描绘,将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流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引人深思。最后,“不如饮酒,信陵作达,万事安吾才拙”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豁达态度,以及对才华的自我认同。

“争似尚书,文章游戏,未老三千发”几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词人对自由创作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年轻时才华横溢的憧憬。“当筵谱曲,雪歌红唱,欧晏风流重接”则描绘了宴会上音乐与歌声的交融,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风流韵味。

结尾“羡此夕、香浓酒酽,旅怀都歇”表达了词人对这一晚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以及对暂时忘却旅途劳顿的喜悦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汪懋麟

汪懋麟
朝代:清   号:蛟门   籍贯:江苏江都

汪懋麟[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号蛟门,江苏江都人。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猜你喜欢

采采文鸟三章

采采文鸟,飞我西山。云胡不乐,去之远关。

缅彼西山,有泉有峦。

有菊有兰,有壶有餐,其乐无难。

采采文鸟,飞我绪岑。云胡不乐,去之远林。

缅彼诸岑,有书有琴。

有啸有吟,有朋有心,其乐无任。

采采文鸟,晨刷其翼。晨刷其翼,其飞大国。

缅彼大国,有紽有緎。

有茵有勒,有碆有弋,其乐不测。

(0)

因提纪

衣皮始教,爰及庸成。因而有制,以利知生。

(0)

咏木棉花

烟雨天南睡海棠,烛龙移得照红妆。

越王夜燕留千炬,织女春寒待七襄。

绛影未消璚岛雪,苍枝偏老石门霜。

君看荔苑同移植,多少奇材胜豫章。

(0)

丰草六章

萋萋丰草,漠漠长林。裴回昕夕,实慰我心。

往哲是模,岂繄自今。顾瞻飞鸟,爰写鸣琴。

丰草萋萋,长林漠漠。裴回昕夕,我心既穫。

火耨刀耕,资用匪薄。时乎不遇,考槃斯托。

炎疢既消,景物斯和。招从邻曲,幽事实多。

晤言诜诜,遂及笑歌。今我不乐,来日如何。

得失之际,宣尼有言。苟能衡命,不讳执鞭。

庸知所好,淡薄自耑。优哉悠哉,聊以永年。

孰是保躯,而非明哲。漱彼清泠,荫此嘉樾。

心遥晷驶,言念綦切。巧者劳劳,我任其拙。

舍生徇物,岂情所宜。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饥则待炊,閒当命卮。寤寐无忝,庶其免而。

(0)

题壁诗

为官不负民,为臣不负君。

忠孝诚已尽,生死安足论。

(0)

罗山浮山歌

我本高蹈山林客,一生好探神仙宅。

兹山并挺南斗傍,不意昔遭巨灵擘。

神人驱之海上来,神物复合终难辟。

熊咆龙吟山鬼灭,瑶池上界无人迹。

我欲因之弄山月,倚石迷花坐叹息。

逸翮迅足羡远游,笙鹤相迎山之侧。

举身便觉三天近,我名想在丹台籍。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