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二十一夜闻韩玉汝宿城北马铺》
《七月二十一夜闻韩玉汝宿城北马铺》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暗树秋风摆叶鸣,桃枝竹簟冷逾清。

孤灯淡淡短亭客,半夜萧萧闻雨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èrshíwénhán宿chéngběi
sòng / méiyáochén

ànshùqiūfēngbǎimíngtáozhīzhúdiànlěngqīng

dēngdàndànduǎntíngbànxiāoxiāowénshēng

翻译
秋夜的暗树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
用桃枝和竹席铺成的床铺更显得凉意透骨。
注释
暗树:形容树木在夜晚显得阴暗。
秋风:秋季的风。
摆叶鸣:树叶因风而摇摆发出声音。
桃枝:用桃木做的枝条。
竹簟:竹席。
冷逾清:比平时更加清凉。
孤灯:孤独的油灯。
淡:微弱。
短亭客:旅途中的过客。
半夜:深夜。
萧萧:形容风雨声凄凉。
闻雨声:听到外面下雨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七月二十一夜闻韩玉汝宿城北马铺》中的片段,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凄凉。"暗树秋风摆叶鸣",通过"暗树"和"秋风",诗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秋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声,显得格外清晰。"桃枝竹簟冷逾清",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清凉,用桃枝和竹簟暗示住宿简陋,但更显清冷。

"孤灯淡淡短亭客",诗人以"孤灯"和"短亭客"刻画出主人公独在异乡,深夜难眠的形象,"淡淡"一词则表达了灯光微弱,映照出内心的孤独。最后,"半夜萧萧闻雨声",通过"萧萧"的雨声,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内心情绪相结合,增添了夜的寂寥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旅人图,寓情于景,情感深沉。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寒食祀坟回登临西原废寺二首·其二

当年云构倚天开,一夕烟尘化劫灰。

佛阁丹青馀瓦砾,禅房花木亦蒿莱。

春风万里骚人怨,落日千秋杜宇哀。

断础荒烟无限意,一章诗律为谁裁。

(0)

中书大丞相耶律公挽词二首·其一

砥柱中流折,藏舟半夜移。

世贤高允相,人叹叔孙仪。

未拜荆州面,尝蒙国士知。

无阶陪引绋,万里望灵輀。

(0)

送方上人西蜀省亲

道本绝方所,随缘触处真。

家乡元不远,父子即非亲。

径藓粘轻策,江华拂净巾。

东吴与西蜀,曾不间纤尘。

(0)

评梅

月旦花前岂乏人,风霜齿颊带阳春。

江南野史馀芳论,绝世清如古逸民。

(0)

题饶氏雨楼

夜梦苍虬绕屋梁,晓看飞雨洒浪浪。

润涵琴调清风远,凉入书声白昼长。

翠壁凝云流石乳,绿畴翻浪沃金穰。

何时剪烛西窗下,却听檐花共醉乡。

(0)

二峰

坛高青石古,峰小白云多。

乐奏仙君喜,茶香使客过。

神丹藏蕊笈,清露滴松萝。

路接金鳌背,回軿发浩歌。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