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送颜复梁吉》
《浣溪沙.送颜复梁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0)
注释
缥缈:高远隐约的样子。
红妆:一说为随行女仆,一说为彩云。
君:指颜、梁。
颜即颜复,宇长道,颜渊四十八世孙,赐进士出身,官至中书舍人兼国子监直讲。
《宋史》有传。
梁即梁先,字吉老,通经学,工小楷。
苏轼在徐州曾与二人交游,并有诗。
古台:即戏马台。
故址在今徐州市彭城县南,相传为项羽所筑,又名掠马台。
废沼:干涸的池塘。
凄迷:形容景物凄凉而模糊。
翻译
隐约见到一个女郎的盛装映照在浅浅的溪水中,天空云气稀薄,稀疏的小雨下个不停,路面上泥泞倒也无多。送君地在何处?在戏马台西。
干涸的池沼已经涨满了秋水,天已傍晚,茂密的树林深处传来了黄莺的啼鸣。行人断肠之处,青草是那样凄凉迷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送别场景。"缥缈红妆照浅溪",以轻盈的女子形象映衬在清澈的小溪边,暗示了离别的柔情与女性的娇美。"薄云疏雨不成泥",细雨轻飘,道路洁净,烘托出送别的清新氛围,没有太多尘土和哀愁。

"送君何处古台西",诗人将友人送往古老的亭台西去,寓含着历史的沧桑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废沼夜来秋水满",夜晚的废弃池塘被秋水填满,增添了离别的寂寥与季节的凄凉。"茂林深处晚莺啼",深林中的莺鸟鸣叫,更显孤独与离别后的宁静。

最后一句"行人肠断草凄迷",直抒胸臆,表达了行人(诗人自己)因送别而心碎,眼前杂草丛生,一片凄迷,情感深沉而动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送别时的淡淡哀愁与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兵要望江南·其二十五占兽第二十

军营内,獐入及登城。

若遇此妖多是火,不然孝服与兵争,祈谢保安宁。

(0)

兵要望江南·其十一占天第十

天久旱,无雨水盆流。

此是天时雨不润,不能下降令人忧。禾谷岂全收?

(0)

悼孟昭图

一何罪死一何名,独向湘江吊屈平。

从此蜀川春夜月,杜鹃啼作两般声。

(0)

诗·其一

境风吹性海,波起成连山。

(0)

奉赠河西真法师

知师远自燉煌至,艺行兼通释与儒。

还似法兰与上国,仍论博望献新图。

已闻□陇春长在,更说河湟草不枯。

郡去五天多少地,丕腾得见雪山无。

(0)

回波乐·其六十六

□□□有死,来去不相离。

常居五浊地,更亦取头皮。纵百年活,须臾一向子。

彭祖七百岁,终成老烂鬼。

托身得他乡,随生作名字。

轮回□动急,生死不□你。

身带无常苦,长命何须喜。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