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宰是真功,色不异于空。
起时唯法起,眼瞎耳兼聋。
不宰是真功,色不异于空。
起时唯法起,眼瞎耳兼聋。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金刚随机无尽颂》中的第四首,名为“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诗中以佛教禅宗的理念来表达对世间现象的理解。"不宰是真功",意指超越世俗权力和主宰,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这是修行者追求的真正功夫。"色不异于空",借用佛教中的"色即是空"观念,强调世间万物的实相本质上都是虚幻的,与空无的本质并无二致。
"起时唯法起",进一步阐述一切事物的生起都是遵循佛法的规律,而非个人意志或偶然。"眼瞎耳兼聋",表面上描述感官的障碍,实际上象征心灵的清净,去除对外在世界的执着,达到内心的明净和寂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宗关于放下执着、领悟真理的教义,体现了诗人对禅修实践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半夜一濯雨,断梦失炎蒸。
汗甑不复鼓,蚊雷为之停。
逡巡万窍号,破窗风如倾。
絺帷强主宰,庭砌已满盈。
极护老稚奔,欢呼闾里情。
但觉万里返,浩荡随沧溟。
掠眼才闪烁,劈耳俄掀轰。
岂暇计飘溺,且护婴儿惊。
小休月在户,却视斗挂甍。
唧唧与啾啾,次第先秋鸣。
粤从腊雪后,旱魃苦自明。
焦枯病三农,芽田不滋荣。
陇亩半坼裂,几席饶蝇虻。
端若一大难,眊焉犹宿酲。
点我读书灯,凉宵聊与征。
庶几简牍中,暂寓蛮触争。
北舟揽黄氏,楚楚不自平。
故步聊低回,新月微风清。
蛙声语莫下,泡涌浮修甍。
何在超世游,翳路情难倾。
西堂梦不到,春草还复生。
长年浸枯蘖,有时怀层城。
适从吴儿炊,又作淮人烹。
皇皇遍诸侯,吾人愧安行。
独抱照乘姿,花枝似相明。
拂衣归待旦,南州逢顾荣。
莫厌薄酒薄,莫恶丑妇丑。
君不见王寻百万驱虎豹,千兵扫荡同拉朽。
又不见高堂笙歌午夜饮,明日哭声喧正寝。
莫厌薄酒薄,到头一醉亦足乐。
莫恶丑妇丑,携子弄孙同白首。
高飞远走固亦乐,莫救眼前忘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