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相别已多年,重把圆光信有缘。
愧我天涯真断梗,喜君居处似诸天。
元无浮世多般事,只说我家一味禅。
软语绸缪霜夜永,停灯温火共留连。
灵山相别已多年,重把圆光信有缘。
愧我天涯真断梗,喜君居处似诸天。
元无浮世多般事,只说我家一味禅。
软语绸缪霜夜永,停灯温火共留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宿无锡寿圣院赠明祖禅老》。诗中描绘了与明祖禅老在寿圣院相聚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禅学的感悟。
首联“灵山相别已多年,重把圆光信有缘。”开篇即点明了与明祖禅老分别已久,如今得以重逢,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充满了缘分的意味。这里的“灵山”借指佛教圣地,暗含着对佛法的崇敬和对禅师的尊敬。
颔联“愧我天涯真断梗,喜君居处似诸天。”诗人自谦自己如同漂泊天涯的断梗,无法自主,而对明祖禅老的居处则表达了羡慕之情,将其比作天堂,体现了对禅者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颈联“元无浮世多般事,只说我家一味禅。”进一步阐述了对禅学的理解,认为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在禅者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禅宗的精髓,即“一味禅”,强调了禅宗修行的纯粹与专注。
尾联“软语绸缪霜夜永,停灯温火共留连。”描绘了两人在寒冷的霜夜中,以温柔的话语相互慰藉,直到深夜,甚至熄灭灯火,仍不愿离去,共同享受这份难得的相聚时光。这一场景温馨而深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禅宗精神的共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禅师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禅学的深刻理解,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的深度。
蜀江二月桃花春,仙子江头裁锦云。
牙樯?子双荡桨,兰叶冲破愁杀人。
浣花诗客茅堂小,醉眼看春狎花鸟。
柳絮抛风乳燕斜,画帘卷雨啼莺晓。
蘼芜草生兰叶齐,碧流黛石青无泥。
郫筒有酒君莫惜,明日残红如雨飞。
时惟文明,笃生哲人。若大厦斯搆,巨木既抡。
江汉濯灵,于国之南。来游来观,有兹邃庵。
于穆邃庵,奠长安之里。先民有言,人远室迩。
仞墙既辟,朗牖载启。迈心昭旷,崇志玄始。
承明既下,遵此深闳。耽耽渠渠,以造尔后生。
孰曰一室,而匪八荒。君子善居,旁达煌煌。
凡此煌煌,惟邃之功。故岳深则蓄,川汇攸同。
诞求明德,兹庵是出。出则外攘,入则内谧。
庸是基程,光我王室。帝用勤止,佥曰允谐。
三事是寄,以陟崇阶。对扬休命,执德不回。
秉国之钧,邃兹弘开。孰求勿获,胡致匪才。
以延我基绪,于皇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