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阿滥堆·其二》
《阿滥堆·其二》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年来未觉壮心摧,昨夜偏伤三弄梅。

不惯离家遽如许,自然昏眼亦慵开。

萧条寂寞思樗荫,细绎华严谢劫灰。

少味童山莫分别,直须真峭比离堆。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阿滥堆(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离家别亲的深切感伤与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

首句“年来未觉壮心摧”,诗人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表达自己虽年岁渐长,但内心并未因岁月而消沉,仍保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接着,“昨夜偏伤三弄梅”一句,通过夜晚听到梅花的三声轻响,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了对离别与孤独的感慨。

“不惯离家遽如许”,诗人感叹自己不习惯于长时间远离家乡,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他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厚依恋。“自然昏眼亦慵开”,在离家的环境中,诗人的眼前仿佛蒙上了一层模糊的雾气,不愿意去面对现实,表现出内心的疲惫与逃避。

“萧条寂寞思樗荫”,诗人借由对萧瑟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温馨时光的怀念。“细绎华严谢劫灰”,通过深入思考佛教经典《华严经》,诗人试图从哲学的角度寻找心灵的慰藉,面对生活中的磨难与变迁。

“少味童山莫分别”,诗人以“童山”象征简单、纯净的生活,提醒自己不要过于计较生活中的琐事,保持一颗纯真的心。“直须真峭比离堆”,最后两句,诗人以“真峭比离堆”比喻真正的坚强与坚持,鼓励自己在逆境中也要保持坚定的意志,如同离堆一样屹立不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及哲学思考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孤独、亲情、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送净道人

北阜与西山,前期梦寐间。

羡师乘兴去,应拟此生闲。

乔木人谁在,鲈鱼我未还。

归心寄秋水,东去日潺潺。

(0)

凯乐歌辞三首·其二述诸军用命

帝德远覃,天维宏布。功高云天,声隆韶濩。

惟彼海隅,未从王度。皇赫斯怒,元戎启路。

桓桓猛将,赳赳英谟。攻如燎发,战似摧枯。

救兹涂炭,克彼妖逋。尘清两越,气静三吴。

鲸鲵已夷,封疆载辟。班马萧萧,归旌奕奕。

云台表效,司勋纪绩。业并山河,道固金石。

(0)

送晋熙公别诗

太行君失路,扶摇我退飞。

无复红颜在,空持白首归。

色移三代服,尘化两京衣。

道穷方识命,事云乃知非。

西候追孙楚,南津送陆机。

云薄鳞逾细,山高翠转微。

气随流水咽,泪逐断弦挥。

但令寸心密,随意尺书稀。

(0)

后园宴诗

常闻昆阆有神仙。云冠羽佩得长年。

秋夕风动三珠树。春朝露湿九芝田。

不如邺城佳丽所。玉楼银阁与天连。

太液回波千丈映。上林花树百枝然。流风续洛渚。

行云在南楚。可怜白水神。可念青楼女。

便妍不羞涩。妖艳工言语。池苑正芳菲。

得戏不知归。媚眼临歌扇。娇香出舞衣。

纤腰如欲断。侧髻似能飞。南楼日已暮。

长檐鸟应度。竹殿遥闻凤管声。虹桥别有羊车路。

携手傍花丛。徐步入房栊。欲眠衣先解。

半醉脸逾红。日日相看转难厌。千娇万态不知穷。

欲积压妾心无剧已。明月流光满帐中。

(0)

赋得涉江采芙蓉诗

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

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轻不定,菱歌引更长。

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

(0)

咏雁诗

伺潮闻曙响,妒垄有春翚。

岂若云中雁,秋时塞外归。

河长犹可涉,海阔故难飞。

霜多声转急,风疏行屡稀。

园池若可至,不复怯虞机。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