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郑州挽词》
《王郑州挽词》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羡君华发起琳宫,右辅初还鼓角雄。

千里农桑歌子产,一时冠盖慕萧嵩。

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

京兆同僚几人在,犹思对案笔生风。

(0)
翻译
羡慕你华丽地进入琳宫,右辅官员初次归来号角声威雄壮。
千里农田歌颂子产的政绩,一时显赫人物都仰慕萧嵩的风采。
谁知人生的聚散就在换粮之外,悲欢离合转眼即逝。
在京兆的同僚们还有多少人,我仍在怀念他们奋笔疾书的日子。
注释
君华发:形容华丽。
琳宫:华丽的宫殿。
右辅:古代官职名,此处指官员。
鼓角:战鼓和号角,象征威严。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
萧嵩:唐朝宰相。
聚散:相聚与分离。
舂粮:换粮,比喻生活琐事。
悲欢过隙:悲欢如过眼云烟。
京兆:古地区名,今西安一带。
同僚:同事。
对案:面对书桌。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华丽的宫廷生活图景,开篇便以"羡君华发起琳宫"展现了对权贵生活的艳羡。"右辅初还鼓角雄"则透露出一种军事上的英勇和力量感。接下来的"千里农桑歌子产,一时冠盖慕萧嵩",不仅展示了农业生产的丰收,更通过对古代名将萧何的赞美,彰显了一种政治与军事双方面的辉煌成就。

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表象之下,诗人却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事无常和悲欢离合的感慨。"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一句,既点出了生活中的苦乐参半,也隐含了对于那些无法长久保持的辉煌成就的一种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京兆同僚几人在,犹思对案笔生风"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即便在繁华落尽之后,对书写和学问仍然保持着热忱。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苏轼的文学才华,更透露出其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双调望江南

风不定,吹乱一帘香。

花气暖薰罗帕子,月痕凉著素衣裳。何事日匆忙。

云欲散,疏雨又嫌凉。

谁插绿杨留燕子,自书红粉饯花王。春去莫商量。

(0)

贺新郎.乙巳暮冬,旅次对雪有感

默对寒江畔。望长空、朔风凛凛,冻云千点。

两岸银沙迷去路,万片鹅毛如剪。

看历乱、芳村不辩。

料得琼花开六出,斗寒姿、欲作梅魂伴。

想佳兆,丰年见。旅怀欲把高歌按。

奈愁多、唾壶敲破,翻吟肠断。

谁识天涯憔悴客,凄绝水窗空掩。

倚绣枕、鸾钗压扁。

寂寞孤舟经岁杪,念韶华、屈指东风换。

吹愁去,眉应展。

(0)

散馀霞.题“云山留客图”

名山名士成宾主。记倚筇延伫。

佳处好结茅庵,莫匆匆便去。多情小山桂树。

也劝人且住。痴绝一片烟岚,更周遮别路。

(0)

锦缠道.题丁梦樵“四安赛会竹枝词”

才罢春游,刚接赛神弦管。想盈堤、舞裙歌扇。

方山社会人争羡。句起诗豪,重把新声按。

好句播风谣,情关正变。知老铁、清词夸独。

擅它时、定有双鬟听,红牙轻拍,传唱旗亭遍。

(0)

如梦令.闺情

卷起湘帘小坐。水面锦鳞几个。

啖影出青萍,见了人人深躲。无那。无那。

何处音书寄我。

(0)

踏莎行.大兄寄示京口怀古词

白日西驰,大江东注。朝朝暮暮相逢处。

其旁坐老有青山,不愁不笑看今古。

渡口帆樯,波心钟鼓。后人又逐前人去。

莫将词句掷寒涛,多情恐惹蛟龙怒。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