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对寒江畔。望长空、朔风凛凛,冻云千点。
两岸银沙迷去路,万片鹅毛如剪。
看历乱、芳村不辩。
料得琼花开六出,斗寒姿、欲作梅魂伴。
想佳兆,丰年见。旅怀欲把高歌按。
奈愁多、唾壶敲破,翻吟肠断。
谁识天涯憔悴客,凄绝水窗空掩。
倚绣枕、鸾钗压扁。
寂寞孤舟经岁杪,念韶华、屈指东风换。
吹愁去,眉应展。
默对寒江畔。望长空、朔风凛凛,冻云千点。
两岸银沙迷去路,万片鹅毛如剪。
看历乱、芳村不辩。
料得琼花开六出,斗寒姿、欲作梅魂伴。
想佳兆,丰年见。旅怀欲把高歌按。
奈愁多、唾壶敲破,翻吟肠断。
谁识天涯憔悴客,凄绝水窗空掩。
倚绣枕、鸾钗压扁。
寂寞孤舟经岁杪,念韶华、屈指东风换。
吹愁去,眉应展。
这首《贺新郎》以清冷的冬日雪景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感慨。开篇“默对寒江畔”,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寒冷的画面,诗人独自面对着江边,心中涌起无尽思绪。接着,“望长空、朔风凛凛,冻云千点”,通过描绘天空中凛冽的北风和密集的冻云,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寒冷。
“两岸银沙迷去路,万片鹅毛如剪”两句,将雪景描绘得生动形象,银白色的沙滩被大雪覆盖,仿佛无数细小的鹅毛在空中飞舞,如同剪纸一般轻盈。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
“看历乱、芳村不辩”则进一步渲染了雪后世界的朦胧与模糊,原本清晰的村庄变得难以辨认,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接下来,“料得琼花开六出,斗寒姿、欲作梅魂伴”两句,巧妙地将雪花比作琼花,同时表达了雪花与梅花相似的坚韧与高洁,象征着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想佳兆,丰年见”一句,寄托了诗人对未来丰收年的美好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然而,随着“旅怀欲把高歌按”,诗人的思绪转向了现实的困境,他想要歌唱,却因愁绪满腹而无法开口,这种矛盾的心情更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处境的理解。
“奈愁多、唾壶敲破,翻吟肠断”则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他试图通过打破唾壶来释放内心的愁绪,但这种努力却只能导致更深层次的痛苦。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挣扎。
最后,“谁识天涯憔悴客,凄绝水窗空掩”一句,表达了诗人作为远方客人的孤独与哀伤,即使是在封闭的水窗之后,也无法隔绝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而“倚绣枕、鸾钗压扁”则通过具体的物品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疲惫与无奈。
“寂寞孤舟经岁杪,念韶华、屈指东风换”两句,将诗人置于一艘孤独的船上,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时间的流逝让他不禁回想起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吹愁去,眉应展”则是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心中的愁绪终将被吹散,眉头也会随之舒展,展现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贺新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雪景下的旅人情怀,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挣扎与希望,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风色萧骚晚尚微,呼龙连夜布寒威。
欲寻海上三银阙,先舞云中万玉妃。
难老松筠增气槩,未春桃李借芳菲。
典衣更为来年贺,润泽先从宿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