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亿胸怀浩荡春,东风习习势无伦。
炉翻红浪钢争帅,陇簇黄云稻载人。
瑶圃香花标异彩,纸船明烛送瘟神。
知君忧乐关天下,喜事多端为一陈。
六亿胸怀浩荡春,东风习习势无伦。
炉翻红浪钢争帅,陇簇黄云稻载人。
瑶圃香花标异彩,纸船明烛送瘟神。
知君忧乐关天下,喜事多端为一陈。
这首诗以“晓因逝世一周年告慰七首”之二的形式,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追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生前贡献的肯定与赞美。
首联“六亿胸怀浩荡春,东风习习势无伦”,以“六亿”形容广大民众的胸怀如春天般广阔,东风的轻拂象征着变革与进步的力量,暗示逝者生前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颔联“炉翻红浪钢争帅,陇簇黄云稻载人”,通过“红浪”与“黄云”的形象描绘,分别象征钢铁工业的繁荣与农业生产的丰收,强调逝者在工业与农业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
颈联“瑶圃香花标异彩,纸船明烛送瘟神”,以“瑶圃香花”比喻逝者生前的高尚品德与杰出贡献,如同异彩纷呈的花朵;“纸船明烛送瘟神”则寓含着对逝者精神的传承与纪念,寓意着将逝者的精神与智慧继续发扬光大。
尾联“知君忧乐关天下,喜事多端为一陈”,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高度评价,认为逝者不仅关心个人的忧乐,更将国家和天下的福祉放在心上,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为社会带来喜事,体现了逝者对社会的深远影响与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情地回顾了逝者生前的辉煌成就与高尚品质,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出对逝者精神遗产的传承与弘扬的期望。
好山四巃嵷,汉水前萦绕。
小楼试一登,山水青未了。
因思大禹时,洪流方浩渺。
乃竭胼胝劳,神功弥八表。
岷山在经纪,岷江亦疏导。
贡赋分九州,梁州已通道。
世传金牛诞,曾不细搜讨。
山驿赋短章,将为愚者晓。
大化运不息,逝水无停时。
依依旧居室,恻怆中肠悲。
书残读遗编,机有馀断丝。
斑衣不再舞,寿觞宁重持。
庭前百卉芳,但觉阴阳移。
仪容切寤寐,恍惚如见之。
亲心我所安,亲志我所期。
心志著且存,大节矢靡亏。
悠哉孝子情,勖此终天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