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慕堂为杨大参赋》
《永慕堂为杨大参赋》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大化运不息,逝水无停时。

依依旧居室,恻怆中肠悲。

书残读遗编,机有馀断丝。

斑衣不再舞,寿觞宁重持。

庭前百卉芳,但觉阴阳移。

仪容切寤寐,恍惚如见之。

亲心我所安,亲志我所期。

心志著且存,大节矢靡亏。

悠哉孝子情,勖此终天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为杨大参所作的《永慕堂》。诗中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追忆。

首句“大化运不息,逝水无停时”开篇即点出时间的流逝,如同江河之水,永不停歇,暗喻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接着“依依旧居室,恻怆中肠悲”写出了亲人离去后,故居依旧,但物是人非,引发内心的深切悲痛。

“书残读遗编,机有馀断丝”描述了对逝者生前物品的回忆与怀念,通过阅读遗书、抚摸旧物,感受逝者留下的痕迹,心中充满哀伤。而“斑衣不再舞,寿觞宁重持”则表达了对逝者不再的遗憾与不舍,斑衣象征着欢聚,寿觞代表庆祝,如今这一切都已成空。

“庭前百卉芳,但觉阴阳移”转而描写自然界的变迁,春花秋月,四季更迭,以此反衬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接下来“仪容切寤寐,恍惚如见之”则是对逝者形象的追忆,即使在梦中也能见到其身影,可见思念之深。

“亲心我所安,亲志我所期”表达了对逝者内心世界的理解与认同,以及对其意愿的追求与实现。最后“心志著且存,大节矢靡亏”强调了对逝者精神品质的传承与坚守,即使在心中,也要铭记并坚持下去。

“悠哉孝子情,勖此终天思”收尾处,诗人以悠长的语气表达对孝子之情的赞美与鼓励,希望这种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能伴随一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鹿门遗隐·其二

江海收身五十馀,青山不改旧园庐。

人来欲问遗留计,孙子躬耕又读书。

(0)

郡博汪先生约观莲病目不及赴赋此奉谢兼简邑博傅先生龙渊负苓二徵士

濯缨亭下水如罗,二十年前倚槛歌。

春服久荒沂上路,荷花仍发镜川波。

飞觞自笑成孤坐,放棹谁能许再过。

见说华峰红十丈,有人携酒候烟萝。

(0)

近为儿侄辈屈澄夫先生于小园东曙有诗次韵二首·其二

安车久不到岩阿,水部无人复姓何。

秋浦白云天际远,夕阳红树屋边多。

笔精又展郇公帖,才钝愁闻郢客歌。

眼底桐枝未盈把,几时亲见十寻过。

(0)

程德望祠部于书室前凿池作亭秋望落成而正之内翰适至因名其亭曰登月室曰聚奎要予同赋·其一

方塘开我前,明月出我东。

仙人骑鹤来,憩我亭之中。

调笑弄月影,徘徊吟天风。

夜久月渐高,光满池若空。

遗我丹桂枝,自携白芙蓉。

飘然凌风去,千秋怀德容。

(0)

冬夜德卿希大徵伯过访

良夜宾友集,开尊坐南轩。

华月照两楹,炽炭回春暄。

妙语入肯綮,雅歌振清温。

共言会晤难,菲恶愧盘飧。

且复延兹赏,明发又尘樊。

(0)

记十一月十九夜梦

夜梦飞行万山顶,下视黄河如汲绠。

仰观明星万银饼,青天倒垂碧瑶鼎。

大冶神光赤霞炯,我暂窥之百夫警。

东北玄云突如猛,上冲层霄失参井。

若华欲舒震方炳,人间寂寥万物瞑。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