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始同游,文章相砥厉。
中年共墨衰,出入三江汭。
悲深宗社墟,勇画澄清计。
不获骋良图,斯人竟云逝。
峻节冠吾侪,危言惊世俗。
常为扣角歌,不作穷途哭。
生耽一壶酒,没无半间屋。
惟存孤竹心,庶比黔娄躅。
太仆经铿铿,三吴推学者。
安贫称待诏,清风播林野。
及君复多材,儒流嗣弓冶。
已矣文献亡,萧条玉山下。
郦生虽酒狂,亦能下齐军。
发愤吐忠义,下笔驱风云。
平生慕鲁连,一矢解世纷。
碧鸡竟长鸣,悲哉君不闻。
弱冠始同游,文章相砥厉。
中年共墨衰,出入三江汭。
悲深宗社墟,勇画澄清计。
不获骋良图,斯人竟云逝。
峻节冠吾侪,危言惊世俗。
常为扣角歌,不作穷途哭。
生耽一壶酒,没无半间屋。
惟存孤竹心,庶比黔娄躅。
太仆经铿铿,三吴推学者。
安贫称待诏,清风播林野。
及君复多材,儒流嗣弓冶。
已矣文献亡,萧条玉山下。
郦生虽酒狂,亦能下齐军。
发愤吐忠义,下笔驱风云。
平生慕鲁连,一矢解世纷。
碧鸡竟长鸣,悲哉君不闻。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哭归高士》。诗中哀悼了一位名叫归高的士人,通过描述其生前的品德、才华和志向,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诗的开头“弱冠始同游,文章相砥砺”,描绘了归高年轻时与诗人一同游学,互相切磋文章的情景,体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学术追求。接着,“中年共墨衰,出入三江汭”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以及归高在中年时的学术成就和生活轨迹。
“悲深宗社墟,勇画澄清计”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归高为了澄清时局而勇敢献身的决心。然而,“不获骋良图,斯人竟云逝”揭示了归高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令人惋惜。
接下来的几句“峻节冠吾侪,危言惊世俗”赞扬了归高高尚的节操和敢于直言的勇气,即使在世俗面前也不屈服。他“常为扣角歌,不作穷途哭”,以歌声表达内心的坚韧和乐观,而不是沉溺于绝望之中。
“生耽一壶酒,没无半间屋”描绘了归高简朴的生活方式,强调了他的精神追求远胜物质享受。他“惟存孤竹心,庶比黔娄躅”,以古代隐士孤竹君和黔娄为榜样,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太仆经铿铿,三吴推学者”赞美了归高在学术上的成就,特别是在太仆(古代官职)方面的贡献,得到了三吴地区的广泛认可。他“安贫称待诏,清风播林野”,即使生活贫困,也甘愿为朝廷服务,其清廉之名传遍乡野。
最后,“及君复多材,儒流嗣弓冶”表达了对归高多才多艺的赞赏,并期待后继有人,继承他的学问和精神。然而,“已矣文献亡,萧条玉山下”感叹归高的离世,使得文坛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才子,令人心生凄凉。
“郦生虽酒狂,亦能下齐军。发愤吐忠义,下笔驱风云”将归高与汉初的郦食其相比,后者虽性格狂放,却能以智谋助刘邦平定天下。归高同样以忠诚和正义为笔,书写出激荡人心的文章。
“平生慕鲁连,一矢解世纷”提到归高仰慕战国时期的鲁仲连,后者以一箭射杀敌将,化解了战争。归高也渴望以自己的行动,为动荡的时代带来和平。
“碧鸡竟长鸣,悲哉君不闻”以碧鸡的长鸣象征归高的逝世,表达了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深切哀思。整首诗深情地表达了对归高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