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不知,无声无臭,名曰希微。
只道个便是,全真妙本,人能透得,即刻知几。
闻法闻经,说禅说道,执象泥文都属非。
君还悟,这平常日用,总是玄机。仍凭决烈行持。
把四象五行收拾归。
会两仪妙合,三元辐辏,一灵不昧,万化皈依。
精气凝神,缘情返性,迸出蟾光遍界辉。
形神妙,向太虚之外,独露巍巍。
不识不知,无声无臭,名曰希微。
只道个便是,全真妙本,人能透得,即刻知几。
闻法闻经,说禅说道,执象泥文都属非。
君还悟,这平常日用,总是玄机。仍凭决烈行持。
把四象五行收拾归。
会两仪妙合,三元辐辏,一灵不昧,万化皈依。
精气凝神,缘情返性,迸出蟾光遍界辉。
形神妙,向太虚之外,独露巍巍。
这首元代李道纯的《沁园春·赠括苍张希微号几庵》是一首词,以赠友人张希微为主题,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对道家哲理的理解。词中,“不识不知,无声无臭”描绘了张希微深藏不露的品质,如同微妙难寻的道之本源。“只道个便是,全真妙本”强调了他的真实与纯粹,认为只有真正领悟,才能洞悉其深奥。
接下来,词人批评了仅停留在文字表面的修道行为,指出真正的智慧在于日常生活的体验和实践。“寻常日用,总是玄机”意味着真正的道就在平凡生活中,而非空谈理论或形式化的修行。
“仍凭决烈行持”鼓励张希微坚定地实践道法,通过修炼使天地万物归于和谐统一。“会两仪妙合,三元辐辏”描绘了宇宙秩序的融合,而“一灵不昧,万化皈依”则强调了个体精神的觉醒和万物对道的归顺。
最后,词人赞美张希微通过精气凝神、返璞归真的过程,散发出如月光般的智慧光辉,超越世俗,独自显露出崇高的境界。“形神妙,向太虚之外,独露巍巍”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张希微道行的极高评价。
整首词语言简洁,寓理于象,既是对朋友的赞扬,也是对道家修行理念的深刻阐述。
铁阑桥、夜深风雪,忍寒相待如许。
天涯久悔狂游倦,那肯更沾风絮。凭听取。
也未要酬珠,事事依分付。几番暗诉。
愿海角追随,灵心侠骨,冷煖仗郎护。
伤心事,我正风尘羁旅。萍踪飘泊无据。
柏陵花月非侬宅,剩可五湖归去。卿莫误。
祝恨海填平,奇福天应与。相怜最苦。
怕未老樊川,寻春较晚,佳约又迟汝。
乾坤何莽苍,傀儡尽登场。
都向邯郸梦里,六尺斗昂藏。
几度莺歌燕舞,更有蝇营狗苟,平白愤苍黄。
五更鸡报晓,子细试思量。牛服箱,箕翕舌,尽荒唐。
切莫拖泥带水,进退两郎当。
待我泰山立脚,更向碧霄着眼,天命本无常。
所思崇令德,努力爱时光。
云水苍茫,看斗大乾坤,著个诗客。
皖雅书成,淮南天远,卅年独抛心力。幽居漫辑。
闭门夜夜孤灯碧。念故国。遥听空山,应感鬼神泣。
商飙正紧,一叶西风,一笛秋声,吟兴未寂。
挹清辉、同声海唱,相逢莲社仰颜色。
杯酒俊游随蜡屐。
羡古稀岁,弥月堕地能宫,光宗绍学,孙枝秀茁。
瑶席传杯,琼枝弄影,比肩人在花阴。
玉露初寒,淡烟微逗罗襟。
浅斟低语商量惯,怕姮娥、忍俊难禁。笑登临。
徙倚雕栏,指点疏林。
西风无恙流年早,有三分秋色,一寸眉心。
玉镜高悬,碧天万里沉沉。
幽闺坐对年时事,问婵娟、可忆清吟。祗而今。
月子天涯,梦里追寻。